1/02/2008

張信剛新年談創新。文化土壤。


(附圖一)創新:「跳出框框來思考」

(附圖二):明朝人萬戶就更進一步,乘坐在綁了幾個天炮的椅子上,想借此遨遊天空

(附圖三):嫦娥誤奔明月,這個想像出來的故事中華民族的「集體」創意。這個想像,直至兩個月前實現。
從萬戶飛天到嫦娥奔月
張信剛談創新

文章日期:2008年1月1日
【明報專訊】今天是2008的新年,所以想談一個「新」字:創新, 創新意念,創新人才,創新過程,創新結果,創新人才的培養,還有創新文化的建立。

創新:「跳出框框來思考」

六千年前,車輪與軸的發明,絕對是人類史上一個重要的創新。一百年前, 亨利.福特設計的Model-T 汽車,以及他創始的生產裝配線,也絕對是人類史上一個重要的創新。在這兩大創新之間的幾千年中,許多地方的許多人都做出過傑出的和巨大的創新。歸結起來, 他們都有一個共同點,那就是能夠跳出既有的框框來思考。附圖一的作者是一位十五世紀的波斯細密畫家;他在他畫插圖的那頁書紙上畫出一個框框,然後他讓石頭和樹木都長出了框框。這個藝術效果當然是一種創新。

無論是蘇美人的戰車,還是福特的汽車,都得在地上行走;波斯畫家的樹木畢竟還是長在土裏。但是人的想象力卻早就到了月球與星空。十五世紀的達芬奇就設計過一架他認為可以升空的撲翼機(Ornithopter); 與他大約同時代的明朝人萬戶就更進一步,乘坐在綁了幾個天 炮的椅子上,想借此遨遊天空 (附圖二)。

萬戶和達芬奇當然沒有成功,因為他們還不了解氣體動力學和熱力學以及機械設計的基本原理。他們確實敢想敢試。 但「跳出框框思考」只是創新的必要條件,不是充分條件。人真正能飛,還得等到二十世紀初的萊特兄弟。

創新意念:「人攀明月不可得?」

有人說,與其授人以魚,不若教人以漁。但是更基本的,還是要人想捕魚。所以在創新的各個環節裏,創新的意念是最基本的出發點。李白是個創新能力及創新意念都極為強烈的人。他對月亮情有獨鍾,寫了許多有關月的詩。他的「前明月光,疑是地上霜」和「舉杯邀明月,對影成三人」,都是充滿想像力的千古絕唱。「今人不見古時月, 今月曾經照古人」,既合乎物理觀念又富於哲理。 李白在文學上是極能創新的浪漫詩人,在科學上他又頗為理性與現實。譬如,他說「人攀明月不可得,月行卻與人相隨。」在那個時代,這顯然是十分合理而現實的見解。

那時天文,地理,物理,化學,數學都還沒怎發展,要攀明月,只能靠想像。 嫦娥因為吃了「靈藥」而誤奔明月(附圖三),這是中華民族的「集體」創意。 但這一意念一直要等到兩個月前才得到初步實現。

創新人才:不是「乖仔」的難得人物

既然創新意念是創新的原始動力, 什人才會有創新意念呢? 是不是老師,家長,上級,以致社會輿論紛紛提倡創新,人們就會有創新意念了呢? 我對古今中外的重大創新作過一點研究,形成了一些看法。

所有重要的創新者都有強烈的求知慾;對自己所從事的工作很投入;有不怕失敗的樂觀堅毅的性格;對所從事的工作而言,還具有比較健全而廣博的知識。而極為重要卻又經常被人們忽略的是,除了音樂、藝術、文學這幾個領域外,其他領域中的創新者不可能是孤芳自賞的個人主義者,而大多是善於與他人溝通的「團隊合作者」。

這些人,不論他們從事的是技術創新(如飛機),自然科學創新 (如量子論),數學的創新 (如微積分),哲學理論的創新 (如存在主義),還是在社會科學理論(如剩餘價值),社會管理(如三權分立),金融制度(如對基金)等方面的創新,都不是在老師,家長,上級的倡導與督促之下才從事創新的。 相反,不少人是不聽家人,師長的勸告,克服了來自這些人的干擾才能成功的。他們一般都不是家長,老師和上級喜歡的「乖仔」而是十分有個性的難得人物。

談了半天,還沒說到什人才算是創新人才?

我認為:凡是能夠首先發現自然或社會現象並能認識到它的意義的人,能夠首先將既有的原理或材料加以組合以使之具有新用途的人,能夠首先從似乎沒有關聯的事件或現象中察覺到其中的關聯的人,都算是創新人才。

創新人才在任何時代,任何社會,任何環境中都會出現,並且幾乎一定會出現。只不過,有的創新不被大家所認識或讚許;而被認識或讚許的創新行為中,有的影響大,有的則影響較小。

創新過程:「必要乃發明之母」

不同的人在不同環境下從事不同性質的創新工作,必然會有不相同的過程。 依我看,大約有四種情可以出現值得重視的創新。

第一種是運氣。美國的3M 公司曾經花了大量的人力財力去發展一種強力膠。但經過多次試驗都失敗了;有的膠不但不強,還奇弱無比。後來3M 在放棄這一強力膠專案的同時,推出了現在全世界都在使用的自貼便條(Post It),獲利極為豐厚。 物理學家倫琴也因為天陰不能拍照片而誤打誤撞地發現了X光。但這種事若不是發生在3M公司的研究人員和從事感光研究的倫琴身上,恐怕也不會有今天我們熟知的結果。

第二種是天縱英才。李白寫詩,莫札特作曲好像毫不費力。愛迪生一生髮明瞭多種具有開拓性的電器用品,應該說他也是天縱英才;雖然他自己說他的天才是「95% perspiration,5% inspiration」(95% 汗水,5% 靈感)。

第三種是「Eureka!」(我想通了)。阿基米德奉國王的命要判明一頂金王冠是否有假成分。他苦思冥想了許久都想不出一個好辦法。但有一天他在洗澡的時候忽然頓悟,可以用王冠的排水量來決定它的比重,然後拿這個比重和純金相比,就找到答案了。這種「福至心靈」的頓悟,看來好像只是一霎那間的事,其實卻是經過長期努力與失敗之後才會發生。如果阿基米德剛接到國王的命令之後立即去洗澡,阿基米德原理的發現肯定不會在浴室裏發生。

第四種叫做「必要乃發明之母」(Necessity is the mother of invention)。我覺得「必要」是一個極為強大的驅動力,因此許多創新都是被「必要」逼出來的。假如曹丕沒有限曹植在七步之內吟成一詩,那首「煮豆燃豆箕」的五言絕句不可能寫出來。假如愛滋病和SARS不是如此兇猛,科學家們很可能找不到HIV病毒和冠狀病毒的基因譜。另外,從「黃頁」電話簿到「八達通」這些創新全都是因為有需要才有人發明。

今天,人類生存的環境受到空前的威脅;空氣和水的污染,全球的暖化,能源的缺乏,使我們不得不面對改善生態環境這一必要。我認為,未來三十年中,人類主要的創新活動將會來自環保,能源和醫療這幾個方面。我也相信,在解決這些問題的必要之下,人類不僅會在科學技術上,也會在資金籌集上,社會組織上和國際關係上作出重大的創新。

創新的結果:破壞既有秩序

所有創新都是對既有秩序的衝擊與破壞
。火車的來臨意味馬車的逐漸消失。電話取代了電報;手機大大地減低了固網座機的用途。銀行取代了錢莊和當舖。資本家取代了封建領主和專制官僚。舊秩序的破壞和消失會使一部分人的利益受損,因而這些人有可能抵制新事物的出現。

然而,綜觀人類歷史,世界是在新事物逐漸取代舊事物的過程中發展的。今後,清潔和可再生能源一定會逐漸取代化石燃料。和諧的社會將會取代不公平與暴戾的社會。希望,通過經濟與文化的交流,更多的創新能夠惠及更多的人群。最後,和平成為必要,戰爭變成多餘。

創新人才的培養:「無心插柳柳成蔭」

所有社會都需要創新人才。在知識經濟及全球化時代,所有社會都以培養創新人才為目標。但不是所有社會都有均等的機會採取有效的創新人才培養方法。大家都在尋找。

但是,有兩個問題是根本性的。創新人才是可以刻意培養出來的嗎?什是阻礙創新人才湧現的環境因素?

上智下愚並非天生;人才當然可以通過教育加以誘導或培養。問題是沒有人知道促成創新人才的決定性因素是什?「有心栽花花不發,無心插柳柳成蔭」。與其細心照料某些花卉,倒不如改良土質,讓更多柳樹自己成蔭。

創新文化的建立

李白和達芬奇是人類歷史上可遇而不可求的傑出創新人才。這種人才也許可以培養但不可能按照一定的模式鑄造。所以我認為,建立一個鼓勵創新的社會文化,為那些可能盛開的花卉與成蔭的柳樹準備好土壤,是社會的領導者應該努力去做的事。最忌一心想當個好園丁,反到成了柳宗元筆下《種樹郭橐駝傳》裏那些不會種樹的人物。

據我看,創新人才最需要的基本社會條件包括:

1)資訊能夠自由流通,意見能夠自由表達;

2)有創新能力又有個性的人能受到重視和鼓勵而不是歧視和打擊;

3)對藝術與科學成就的評價要基於相互比較與公開討論,而不是由位高權重者決定。

社會領導人除了應該努力促使社會具備這些基本條件之外,還應該提倡一種能夠容許個人(或公司)失敗的社會文化。

先看學校。如果大家都看不起考試成績不好的學生,那,愛迪生連小學都念不下去,日後還能有大成就嗎?愛因斯坦中學也沒畢業,還有什前途可言? 再看全社會。如果一個人或公司失敗過(例如破產),社會就給以恥辱的「烙印」,成為大家的「拒絕往來戶」,那,誰還敢從事創新工作,誰又會有足夠的勇氣與資金捲土重來呢?

任何民族都有自己無法否認也難以擺脫的文化傳統,但也都能夠在有限範圍內塑造自己的未來。而任何文化傳統一定會影響到創新文化的建立。
中華文化中沒有阻礙創新的先天因素;歷史上許多傑出的創新事例就很能說明這一點。但目前華人社會中又有一些不利於建立創新文化的現象。總體來說,我認為事有可為,事在人為。

五百年前,中國人萬戶想飛天而不果;中華民族的創造力從此不再飛揚。與萬戶同時代的達芬奇也沒飛上天,但歐(美)洲人從那以後所迸發出來的創造力卻開始雄視全球。一百年前,亨利.福特把世界帶進汽車時代;萊特兄弟把人類帶進航空時代。

今天,嫦娥一號的繞月飛行標誌中國百年追趕的一部分成就;而百年追趕的另一個表現就是今天中國獲得了她並不十分想要的「世界工廠」這個稱號。

雖然人攀明月已非不可得,今後中國想要擺脫製造業大國的地位而進入創新大國的行列,還必須切切實實地在地球上建立起一套既尊重自身文化傳統又強調科學與企業精神的創新文化。

[文/張信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