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5/2008

馬家輝專訪葉劉淑儀

K,
哇,葉劉很性情中人啊。

我和香港的對話
馬家輝專訪葉劉淑儀
文章日期:2008年1月5日
【明報專訊】2008年的第一天,馬家輝於電台節目《思潮作動》訪問將推出回憶錄的葉劉淑儀 ,躊躇滿志,妙語橫生,她反思自己「對抗沒前途」的快語讓聞者傷心、戲言將來改名「葉運來」以拉票,還不介意在facebook上加入陳方安生 作為friend;此外亦有關於政改 的意見。且將訪問輯錄如下,以饗讀者。
08年度新作家
馬:你的回憶錄刊登了幾個月,有不少讀者,也有不少爭議的,如關於你談及成長甚至婚後捲入的家庭內部糾紛、以至官司,有人覺得意見不同、或者與事不符的。
葉:有爭議是正常的,否則當年不會打官司。但爭執不是我,而是我丈夫,作為妻子的當然支持丈夫。雖然最終判決身家是沒得分,但法官也認為,遺囑中指我丈夫「不誠實」的字句應刪去,亦不用付堂費。 即法官認為我丈夫並非沒有理由的去打這場官司的。是非黑白可以各執一詞,但真相,若信宗教就是「上帝知道」。這事我們葉家知道。每個人有言論自由講自己了解的一套。
馬:接下去會寫什麼?會不會寫23條?
葉:23條不想寫了,因為已經說得太多。我倒有興趣寫回歸前最後倒數的5至10年見到的現象,以及處理居留權時的矛盾,還有可能讀者未必有興趣,但我也想寫留學時的學習和見聞。我覺得對香港社會發展也有很多啟示。譬如生活上或社會上,精英大學是如何教如何學,旅美同學是怎樣的,也想和香港讀者分享。你認為香港讀者是否不會有興趣?
馬:放心好了,肯定不會有太多人感興趣,但你不必理會。我建議你完全放棄市場考慮,不為讀者寫,只為自己留一個說法,整理你的生命紀錄,待書留下來遇到有興趣的讀者,把時間點放長。
葉:這點很重要。我去外國幾年,不只是讀政治,還讀中史、讀中文,看外國人怎樣看中文,也很大啟發,也應該寫下。一個多元社會應該有不同層次,記得以前聽過一句很有意思的話,「眾之諤諤不如一士之諤諤」,若人家與你聲音不同便不讓人說,那不是打壓嗎?
馬:最緊要是被所謂打壓時挺得住,人家有批評的自由,但你不必怕批評,要挺住,我們期待2008年你的新書。作家會是你2008年的頭銜,那麼,CV上會不會也多了「立法會 議員」幾個字?
葉:不知道啊,這要選民決定了。剛選完時,收到數以百計電郵說:「加油,我會支持你的。」這很讓人感動。
馬:有沒有「窒」你的?
葉:有!特別是blog上的。blog的留言很重要,知道不喜歡我的人的心態。譬如有人對我說「對抗沒前途」有意見,說「對抗是好的,愈對抗阿爺才會愈給予多些。」我有親自處理,也放上facebook。
馬:Facebook上有「反葉劉」的小組……
葉:有很多!有「Stop Regina Group」。 我好光榮呀。有人邀請我加入,我當然不加入啦。美國也有Stop Hillary Group。要自己有些有幽默感、會笑一下才好。
我玩了Facebook才明白,為什麼這間公司短短的時間便價值幾十億美元,那創辦人才23歲。因為他好有創意,有很多application,各樣玩意每天都有,沒時間全都玩,但我一定會做的是交朋友,add friends。
馬:你在網上濫唔濫交?
葉:我都全部add的,例如有些海外留學生。電郵一定答。寫notes,每天都會寫一些。有趣的會回應。譬如最近我寫兩三個,反應也很激烈,如《暴徒遇刺》寫貝娜齊爾遇刺,立即有45個回應。我是震驚的,寫印度的民主發展離不開暴力,巴基斯坦亦是,甘地夫人和她的兒子也是遇刺。

馬:你話中有話呢,難怪這麼多人回應。
葉:所以帶出好多討論。年輕人便評論民主是否要理性,什麼是理性等等。我也加入討論。現在我也在構思下一篇note。
我覺得facebook比blog更有名有姓有血有肉,活躍的總會trace到名姓、在哪讀書、背景如何,可以成為朋友的。我搞過一次面對面的party,還很成功呢,正考慮每月一次聚會、或主題派對、生日會,很好玩的。
選舉期間那麼忙碌,我仍每天忍不住上facebook玩一小時,有點上了癮,每天看看有誰add了自己做朋友,現在已經接近1800位了。

不介意「add」陳太
馬:你多還是陳方安生多?
葉:她有個支持者的group,但我想她個人沒accoun t。我是上了癮,每天check有幾多朋友,有什麼留言,甚至有性小眾人士問我對同性戀的看法,有一位還告訴我他是紀律部隊的。
馬:如果陳方安生加入會不會add她?
葉:沒所謂,交流一下之嘛。
馬:07年底公布了所謂「時間表」,有人認為這個時間表並不實在,而且時間表下也有路線圖的問題。總括而言兩個問題:2017選特首門檻的「高低」,另外2020立法會選舉功能組別的「有無」。 匯賢智庫 對此立場如何?
葉:所謂門檻,有謂是篩選機制,令梁家傑 沒法當候選人,但無論如何,基本法 已表明要有個提名委員會作提名,喬曉陽有提到是「整個」提名委員會通過,這是憲制現實。座談會當天,也有人建議參照目前分四部分的選委會 ,因行之有效多年,且有一定代表性,若再就四部分作爭論,便會將普選時間再推遲。如果2017有特首普選,那即是不會早得過,但有可能會遲過,若遲過是因為香港人未談得攏。
馬:但你在選舉時的建議是退步,把門檻提高,等於民主倒退。
葉:但就百分比而言,是少了,只要10%,本來是12.5% 的。有人說是100人,其實不是,那是選委會,將來的提名委員會,《基本法》沒寫明,還可討論。
若只是100人便可以,毋須理會他們是的背景,那不會鼓勵候選人去兼聽,我們要研究的是機制,而不是人的因素,人是會變的。
我在提倡民主倒退嗎?
馬:那對於功能組別之存廢,匯賢有何看法?
葉:功能組別遲早應廢除的,但如何廢除又可以保持均衡參與?那天張曉明副主任肯定功能組別的貢獻,要確保許多有份參與香港建設的重要階層或界別,工商界、專業精英可以保留在政制內扮演角色,如何做到一人一票選出這些精英,我便提出一人兩票,譬如你是港島區選民,除了可投港島區一票外,也可從全香港一張名單中,如三十位代表各行各業的精英合組名單,再由全港選民選出。可以再動腦筋。透過名單制選功能組別,德國、日本、新西蘭都有的。
馬:但「受保護」組別的權力通常是比較弱的,不可混為一談。
葉:但政府可以確定名單一定要有某些界別的專業人士,那個名單上多精英,市民便可以在此名單上選。
馬:不過香港已有無數諮詢委員會,可以參與權力的形成,反而在立法會上並做不了什麼。
葉:參與諮詢委員會,跟在立法會上有權審批法案、財政預算案或政府撥款,是不相同的。立法會這個功能是很重要的。例如爭議性的強醫金,一方面基層或認為政府全包了便好,但專業人士才知道如何參考外國的醫療保險制度才成功。
全界別都出來選,不只是公司老闆才可以選,人人都有票可以選全港九單一選區。我們700萬人口,我覺得可以如此選的,新西蘭300萬人口也如此,為了保留原居民的歷史,毛里族人每人有2票。
馬:根本的問題是為什麼要去保障?
葉:其實好多民主國家也有「不對稱」的選舉方法,保障少數人的利益或多元的聲音。為什麼英國仍然保留上議院?有很多席位是世襲的。
馬:回頭看整個時間表,你估計會否到頭來變成一個死局,2012以至 2017年都無法改動?
葉:希望不會吧。最理想是符合基本法原則,根據中央政府官員的闡明,2012必須有進步,才符合循序漸進。 即選委會必須擴大、立法會要增加代表性,2017便普選特首。如可解決功能組別問題,2012便可開放整個立法會。我希望可以做得到,香港應該有條件做得到,成為全中國的優質民主典範。
訪談內容可於RTHK網上廣播站(http://www.rthk.org.hk)重溫, 香港電台 第二台節目《思潮作動》,播出時間為2008年1月1日晚上8 時。
[整理/方素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