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23/2007

四十的執著與不執著

四十而學佛
文章日期:2007年12月22日


【明報專訊】慧敏暫時與佛無緣,對世間仍有執著。但剛好四十歲的雲妮,對佛學充滿興趣。她介紹慧敏看吳九箴寫的《其實佛不是佛,你也不是你》,副題是「四十歲前你必須看透的二十六個假象」。作者寫這本書時,大概剛好四十歲,所以他在《自序》寫了如下警句:

「四十歲,是最適合佛陀來敲門的時間點。」

「四十歲,該玩的,該執著的,該迷戀的,該痛苦的,都應該經歷過了。」

「人到四十,開始看山不是山,看人不是人。」

「人到四十,以前覺得好玩的,突然覺得提不起勁,以前會讓你熱中沉迷的,突然間也似乎沒有那麼有趣了,甚至覺得怪怪的,這些都是佛陀正在你耳邊敲門的現象。」

人到四十,是否真會如此?我不知道。但雲妮說,人到四十,感覺是步入生命的秋天,經過青少年期的汗水和坎坷,體驗過悲歡離合、苦辣酸甜,好像到了一個驛站,楓葉若醉,天空湛藍,雖是有點落寞,卻在冷清中開始感悟走過的旅途和身邊的世界,一下子領悟佛法的簡單道理:要覺醒地活,而不再執著於萬象。

我對雲妮說,我最執著的是愛,是否覺醒後便不會有愛?她搖頭說不,明白佛法才懂得什麼叫愛。愛不是佔有,而是尊重對方的因緣和個性,要愛得自然和無私,如《金剛經》說:「不住相布施」,純粹發自內心,不覺得自己在照顧誰,或要求回報,否則一有此念,貪瞋癡便會跑出來,因愛成恨。

也許這些道理太高深了,我仍不太明白,到四十歲時才有頓悟吧。我是個從不認輸的人,不管有多少愛或淚,希望讓我有勇氣做我自己,而花開花落,我一樣珍惜!

[何慧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