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24/2008

陳雲憶起粥衣飯焦

粥衣飯焦
文章日期:2008年11月24日

【明報專訊】秋風遲來,仍是秋風,閒來無聊,趁涼意難得,便在家煮煲仔飯,並囑寄養小兒在旁觀看,待我傳授謀生絕技。所謂謀生,並非炒樓房炒股票,而是土法煮食也。取細砂煲一個,置米與水,視乎米之新舊、長短,略成三與五之比,與火爐上燒,猛火頃刻之後,米脹水乾,即下臘腸臘肉,細調爐火,待油脂消溶而沉落,在煲底發出吱吱之聲,混雜飯焦之香,澆上豉油,即大功告成。廚師調和飯菜之五味,猶如道士調和宇宙之五行,古代稱名相良輔,為「鼎鼐之臣」,良相如商朝之伊尹,即出身廚師。

粥衣飯焦,得此二物,人間之美味盡矣。飯焦者,北方曰鍋巴、鍋底飯,俱不如粵語飯焦之望文生義。客家話謂之飯「辣」,「辣」乃方言詞,燒焦之意,粵語「辣」火頭、興過「辣」雞之「辣」字。食煲仔飯之時,泡好普洱茶,澆於飯焦之上,與小兒食飯畢,即可用瓦匙刮食。以前農家用柴火鐵鑊煮飯,每有飯焦,如不能及時而食,便可置於竹筲之上,於門前曬乾,午後在田野回來,即用熱茶泡軟,略下粗鹽,便成解饑之物。

至於粥衣,即粥熟之後,凝於水面及煲邊之糊狀物,味如濃縮之粥水,甚有米香,此乃即食之物,不可如飯焦之乾曬久藏矣。米飯乃飲食之根本,可惜香港此地奢糜過分,於所謂豪華食肆,十元一碗飯,飯是不熱不燙,米則不韌不香,猶如祭祀野外之冷飯。是故工作期間要在外邊食午飯之外,除非良朋道友招待,一般我都不在外邊食晚飯,以免自討苦吃。若論米飯根底,香港之食肆,所到之處,無一家及格也。

煮飯之外,我也喜歡帶小孩到菜肉街市閒逛,多識鳥獸蟲魚之名。此乃我家小孩獨享之「Introduction to Marketing」(市場學導引)。帶仔逛街市,才是真正的marketing,不是推銷術。教養小孩,首重養生,認識蔬果諸食,乃養生之首本。英國小學生一向被垃圾速食破壞健康,英國名廚占美.奧利華(Jamie Oliver)便手改善飯堂飲食,第一步就是教學生認識蔬菜之名。

二○○四年十月七日,夢見自己流離荒野,在河邊之土丘上堆石生火,自布袋掏出白米,用瓦煲煮飯。不久飯熟,透出米香,見土丘遠處有乞丐坦腹熟睡,便叫來分食。食後,乞丐之紅袍發光,神氣爍爍,觀之,乃八仙之鍾離也(俗稱漢鍾離)。醒來發覺此夢比起「黃粱一夢」之典故,意味尤深,便將此夢之時日記下。

世界金融大劫難,百姓遭殃,失業威脅,近在眉睫。節制日用開支,保有資財固然重要,然而不可因此而吝惜仁愛之心,應關懷親友,遇到貧弱者便應布施,盡其心意。布施乃「六波羅蜜」之首,得道之源。所謂敬拜仙佛,不過是喚醒自家之慈悲喜捨而已。自己平日不慈悲不喜捨,他朝有難,神仙難救也

[陳雲 不求富貴,追尋究竟真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