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在此‧重拾經典﹕「起樓的欲望」(The Will to Build)
文章日期:2008年11月26日
【明報專訊】最近在大會堂看了一場「進劇場」(Theatre du Pif)演出的《樓城》(The will to Build),大開眼界,也大為感動。這是我第一次看到中英雙語的演出,也是第一次看到紀錄訪問片式的舞台劇。導演陳麗珠事前作了二十八套訪問錄音和錄影,然後選其精華,與來自蘇格蘭專導「引錄劇場」(Verbatim Theatre)的專家Liam Hurley合作,將之戲劇化,改編成一齣十九段的舞台劇。顧名思義,「verbatim」就是逐字逐句照受訪問者的原話演出來,所以有一種逼真的現實感,這個現實就是目前香港爭論不休的蓋屋、都市重建和文物保護的切身問題,也就是同一個問題,使我近月來對建築和都市計劃產生濃厚的興趣,並在《亞洲週刊》寫了一系列文章。
令我吃驚的是﹕這齣戲說出了所有我的心裏話,直接打動我的心弦,它的效果,即使我寫一百篇文章也趕不上。我認為此劇應該搬到香港各中學、大學、公共居屋和廣場去演出,可以節縮成各種版本和媒體——特別是電視片,在電台播給香港人看,當然更不能漏掉政府官員、地產商和各個「都市重建」的委員會諸公。如果這個美夢可以實現的話,我的文章也不必寫了!我最近的一本英文書City between Worlds:My Hong Kong的開頭和結尾,論點主旨也幾乎與此劇雷同,然而接受此劇訪問的香港名人——包括陸恭蕙、杜葉錫恩、陶傑、嚴迅奇、鍾逸傑爵士等——說得比我寫得更精彩、更道地、也更動人。
也許別人看此劇無動於中,但當我看到在天星碼頭抗議拆、為下一代請命的女子那場戲,真的是熱淚盈眶,原來我對香港的感情竟然如此之深,但我並非香港出生。
所謂「紀錄劇」(documentary drama),在美國卅年代早有先例,當時因經濟不景氣和國際政局的影響,有一批劇壇的左翼先鋒派,把時事當戲來演,成了另一種布萊希特式的「史詩劇」。這一個傳統,似乎早已失傳,不料在此時此地又以另一種形式「復活」了,怎不令我興奮?它是一個最有力的「軟文化」武器。此劇揭露出來的問題是一個人人應該關心的問題﹕香港人多了沒房子住,蓋了房子還嫌逼,空間愈來愈小,屋價愈來愈貴,甚至變成了另一種股票炒作,大起大落之餘,早已和日常生活素質無關,然而房子——特別是形式千篇一律的「豪宅」——還在不停地蓋下去……這是一個沒完沒了的惡性循環,其主因就是土地太值錢,而且是政府收入的主要部分(是否百分之八十有待考證)。這個基本經濟架構的問題不解決,這場「荒謬劇」還會繼續演下去。
我覺得此劇唯一的缺陷是未能把地產商的觀點充分表現出來。也許將來可以把「訪問劇」變成「辯論劇」,像經典影片《十二怒漢》或《紐倫堡大審》一樣,沒有公民自覺和公共辯論,如何能產生公民社會?
作者為香港中文大學人文學教授
[李歐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