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31/2007

70年代之“香港文化光譜”







我們的文化細藝
文章日期:2007年10月31日
【明報專訊】今年,本土意識再次提升,成為社會爭議之熱。向上追溯,1970年代,是香港本土的另一個重要時刻,近月剛推出《事後﹕本土文化誌》之作家陳冠中指出,本土化的過程於此時加速與加強,多元的思潮超越傳統的左、右派論述,一時,文化生猛無比。

由是,牛津大學出版社與商務印書館合辦了「事後:香港70'和我們的細藝」座談會,由陳冠中主持,與在70年代於引領本土文化的電影評論人羅卡、廣告人紀文鳳和《號外》雜誌創辦人之一鄧小宇,暢談其時文化產業的演變,與今日文化精神之對照,本版特此摘錄,以饗讀者。

上世紀70年代,香港文化光譜之廣闊,可見於陳冠中的描述﹕在本土意識加速與加強的嬰兒潮成長時期,社會思潮上接60年代殖民地與中國傳統文化的交融,趣味與消費取向更見國際化,同時連帶西方文明之反思如嬉皮之後期亦一併引入;同時對於當代中國的討論,超越了原來的傳統左、右派討論。譬如羅卡,即以中國電影為例子說明。

中國電影﹕從默許到致敬

「與現今不同﹕電影彷彿沾上大陸味便會變得土氣,所不同的是,自五六十年代起,除了長、鳳、新之外,可以看到很多大陸電影,當時的《紅樓夢》、《梁祝》都大受歡迎,買票的人隔夜排隊,幾乎要在街上露宿」。當時在《中國學生周報》當編輯的羅卡卻指出,有趣的是評論者對此中國電影熱潮少有置喙,「你可以看但不要寫,因為你讚也不是,批評也不是」。

可是去到文革,革命樣板戲大收旺場的時候,連電影評論者都不可忽視了,「雖然對於文革的殘酷和亂象,大家都覺得不可接受,可是像《紅燈記》裏,在紅幕前燈光下手拿《毛語錄》唱歌,那簡直是高達美學的節約主義,那種拔除資本主義思想,以至反主流、反荷李活Melodrama的主張,都叫人興奮。」

卡叔甚至指出,在描述共產黨游擊隊在山頭與日軍土匪作戰的《智取虎威山》,那由京劇改編成當代演出的武打場口,更是對香港電影業的一大啟發,「影響所及,連成龍、洪金寶也看了多次,那種以京劇身段融入武打,以一椅一杯都可以打一餐的功架,啟示了香港來的武打喜劇」。

廣告﹕經濟、科技與創意躍進

在70年代已成為第一代華文廣告人的紀文鳳,則認為當時社會之大變,在於那是脫貧的年代。年輕人要改變命運,都必勤奮上進,每天打2、3份工在所不惜,而文化資訊雜誌如《號外》的誕生與興起,或「Studio One」引介的高格調電影,都提升了香港人的文化資訊水平和國際化品味。

在此基礎下,廣告行業與香港社會的商業榮景同步,並發揮大作用﹕將國際化產品的名牌資訊進口,刺激消費;而廣告行業亦由原來的由外國人主導,逐漸交由掌握本地脈搏的華人領航。而優於人際關係的女性進入傳播事業,亦使得職業女性成了一股新興潮流,參與愈發激烈的商業競賽﹕「我的第一個廣告,是每晚要寫120字的文案,交予沈殿霞、森森讀,一個字也不能多、不能少,每晚不同,壓力大得不能安睡。」

當時,廣告片仍是全部人手剪接,每每通宵達旦地執字,至今當然全是電腦製作了。科技的躍進外,紀文鳳還曾開創過撰寫口號式廣告的紀元,代表作「點只廣告咁簡單」、「為你做足一百分」,都是廣告這一創意工業的一個重要躍進,「口號是口語化進程的一環,使得廣告生活化,第二天便成為人們的話題與口頭禪,增加親切感」。

消費﹕文化視野的開闊

「70年代的書哪有如此美觀包裝?有商務這樣舒適的書店搞活動?《號外》當時只是在灣仔的樓上小書店『一山書屋』裏辦起來。」被陳冠中稱為「創辦《號外》時唯一諮詢過的人」的鄧小宇,從《事後﹕本土文化誌》切入討論,增補書中的文化痕。他指出﹕在70年代的盛世步履漸近時,香港文化經濟仍是相當困乏,如今相當普及的物事,當時俱為新奇。

譬如旅遊,對一般百姓而言像是可夢不可及﹕「大陸封閉不可進,能夠搭一小時飛機到台灣已經很高興,去日本簡直如一生的夢想,不知能否實現。」此外,當時也不像今天影碟舖成行成市,甚至可以到深圳搜貨,「過去火島電影會找到一齣國外的16米厘,即使在某某幼稚園播放也會飛撲去看」。甚至如今中學生文具恩物的日本品牌「無印良品」,「也美得不可買,只進了小量貨,也千方百計去買個筆筒」,而第一家「宜家傢俬」在新港中心開張,「簡直驚為天人,很高興原來竟可如此簡單」。而公關這一行的興起,或時裝出入口女子買手的職業,經常在百貨公司流連,更是「不知做什麼的工作」,觸發他寫《穿Kenzo的女人》。

鄧小宇指出,70年代的青年,是見證從無到有的、從未知到得到的驚喜過程,可是遺憾的是,自70年代以後豐饒的社會,再不復見如此從滋養到生根、成熟的過程,當中那份未來到卻開始郁動的喜悅。

而後﹕文化論述不應被佔

對照70年代,30年後被形容為鬱悶的香港,似乎物質豐盛了,但文化生猛動感不再,台上講者與台下嘉賓如小思老師、黃焙烽開始時不免有所感喟。但鄧小宇指出,困乏與豐饒的概念是相對的,70年代洗衣機欠缺,與今天對比,自是似乎當下無所不有。但40年後的2047年回望過來,仍會看到社會的進程,「新事物總是會不斷進來,什麼都已有是不能成立的」,故「最重要是對所有事物都要有所期待、如何期待及實現」。而如何論述,將需由當下年輕一輩便即開始。

[攝影、記錄、整理﹕鄭依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