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奧運切入北京的核心
訪普立茲國際報道獎得主方鳳美
文章日期:2007年10月28日
【明報專訊】香港浸會大學首辦普立茲新聞獎得主工作坊,多位得主來訪,都是美國新聞行業裏赫赫有名的老行尊,不過,行程最忙碌的,可能要算是最年輕的2007年國際報道獎得獎者、藉北京奧運和城市經濟建設的系列報道獲獎的《華爾街日報》駐中國記者方鳳美。來港才兩天,比其他人時間都要短,上講座、訪學生,時間表密密麻麻,只能在午飯時間匆匆半小時內邊吃邊接受訪問。
「奧運的議題,早已超越運動層面,滲透在環保、經濟、旅遊方面了」,她夾一口麵條說。駐京一年半、最抱怨當地交通狀令人「一天不可以有兩個約會」的方鳳美,是馬來西亞第三代華僑,家中排行第五,父親只在吃飯時候有空糾正她的左撇子習慣,所以她只有執筷時用的是右手。白皙的黃皮膚,加上洋氣的打扮,讓入行10年的她仍顯活力。雖然念碩士時才學的普通話還可應付日常溝通,不過要想複雜的問題,還是英文好。
她撰寫了廣泛的北京奧運報道,例如勞工問題和基建開支、甚至禁止吐痰運動,都有涵蓋。得獎的系列報道中,其中一篇,便是她花上兩三個月的時間,追蹤一名東北省農村兩年不曾回家的建築工人魏文忠和他同事生活的故事。魏文忠因沒收到工資,告上法院,方鳳美透過法援 結識他。為了保證準確和在工地上互相照應,她聘了女翻譯,「我們在工地外跟他會面,他帶我們繞過保安,看他們在住處煮食、怎樣生活。」雖然工人們大多友善可親,不過可以流暢受訪的,「不太可能隨便在街上找到,找被訪者還是得有些策略的。」
《華爾街日報》報道北京奧運議題的記者有共有6名,這盛大項目幾乎什麼都可以成為角度,切入北京生活的核心,比方資訊自由:一次,地鐵 奧運一個工地塌方,6名工人遭埋,而工地監工沒有報警求救,而是靜靜地把屍體運出來。此事件早已被本地傳媒全面而深入地報道過了,而方鳳美則從中追蹤政府前一兩年的地盤傷亡報告的數字,發現在北京過萬個地盤工地中,每年只有70宗左右的意外事故,「足以肯定數字是不實的」,也進一步挑出北京在今年底前奧運基建要全部完工的壓力 下,工人安全的危機。
資訊不足以外,新聞受監控也是記者採訪的難關。外國記者協會曾就新聞自由狀,調查駐中國的外國傳媒意見,得出有90%回覆認為中國仍未做到向北京奧委會承諾的新聞自由要求,不過相比之前已經有所改善。「調查發表以後,我去問外交部如何回應,一直沒有回音。可是第二天,《人民日報》便刊登一段頭條新聞指,外國記者認同中國新聞自由提升,還有外交部的專訪,可是外國記者協會的調查內容卻略而不提。」
雖然在北京以外國媒體身分採訪,方鳳美吃過苦頭,可是這不是她事業上最壞的時光:她第一份工作,是在新加坡一家小報當犯罪新聞記者,「上司總愛派出年輕女記者去受害者的喪禮採訪,問家屬覺得怎樣。能怎樣呢?易地而處,你覺得怎樣?」她老大不喜歡這工作,「不過,就當成為訓練自己厚面皮和堅持的能力吧。畢竟,如我的一位老師說,新聞工作就是不斷進修而不會畢業的學習,這雖是她的話,可是我深有同感。」
[文/鄭依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