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31/2007

《時間的去處》。徐訏。


時間的去處
K,
沒有機會閱讀這本詩集,但是文首的一段讓人唏噓:書中的時間不單關乎個人,也是一整代人集體命運的去處。由於時局動蕩,上世紀50年代一輩,許多人終其一生都未能重返故土,又難以認同香港,1958年出版的《時間的去處》以來港初期所見,為遭逢離散的一代人,寫出文化差異的衝擊、政治矛盾的拉扯、經驗斷裂的痛苦。
家國,真的是難以分割。人,大時代里人的命運,如何才能擺脫無奈呢?小女子從來不相信金錢、地位真的足以給人的內心帶來安穩,見多了位高權重者,酒后坦承“入錯行”。
靈魂想安穩,總得找自己的法子。他人,沒法告訴你。

香港文學辭典——文學史上的人事物
文章日期:2007年10月31日

【明報專訊】《時間的去處》是徐訏來港後第一本詩集,書中的時間不單關乎個人,也是一整代人集體命運的去處。由於時局動蕩,上世紀50年代一輩,許多人終其一生都未能重返故土,又難以認同香港,1958年出版的《時間的去處》以來港初期所見,為遭逢離散的一代人,寫出文化差異的衝擊、政治矛盾的拉扯、經驗斷裂的痛苦。

徐訏(1908-1980)早於三四十年代已憑《鬼戀》和《風蕭蕭》等小說飲譽文壇,《風蕭蕭》著於抗戰時期的大後方重慶,曾連載於《掃蕩報》副刊;據聞每值上下班時分,嘉陵江上渡輪邊,人人手執一份《掃蕩報》,皆為追看《風蕭蕭》。

徐訏曾以《掃蕩報》駐美特派員身分到美國,抗戰勝利後回到上海,《風蕭蕭》也由劉以鬯在上海創辦的懷正文化社出版。1950年,徐訏從上海來到香港,先後任教於珠海書院、新亞書院及浸會學院,70年任浸會學院中文系主任,77年兼任文學院院長。

教學以外,他更重要的身分當然是作家,從50至70年代末,在香港《星島週報》、《祖國月刊》、《今日世界》、《文藝新潮》、《新生晚報》、《明報月刊》等報刊發表大量作品,包括新詩、小說、散文隨筆和評論,又曾參與創辦多種文學雜誌,包括1953年的《幽默》、68年的《筆端》和76年的《七藝》,在香港延續個人文學生命,也讓中國新文學傳統在香港承傳。

在徐訏的散文中,特別深思作家的處境﹕「這些都是行乞的事業,也就是我現在的生活,向你們唱人間的悲歡……」這就是作家或特別是香港作家的處境?誰人反思世界、挖空內在?緣何歌唱?緣何編織夢幻?就只是徐訏筆下「求善男信女們一點捨施,謀在擁擠的英雄高僧間,得卑微的生命與呼吸。」

[文/陳智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