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31/2007

鄭依依。皇后碼頭。玉臂。封存。

政府保育思維:將美人玉手斬下,作標本封存

文章日期:2007年7月31日

【明報專訊】堅持原地保留皇后碼頭運動至今數個月,政府官員仍不明白不拆不遷的理由,推土機的引擎即將點。

皇后碼頭與大會堂、愛丁堡廣場以中軸線貫相連,早前設計大會堂和愛丁堡廣場的著名建築師Gordon Brown的學生李鉞解釋整個建築群的設計概念,還指出此軸線與另外兩條:匯豐銀行到天星鐘樓、及第二條是大會堂高座與二次大戰紀念碑,是整個中環規劃的基礎,當中的殖民王權、本地政治、商業與民間的關係,在在反映殖民政治的思維:也就是這樣的文化背景,如線貫穿區內每一點,織出時代與空間互動的意義。

在文物保育的概念中,有所謂「遺產群」之說:每個建築物之間彼此密切相關,唯有放在整體中才能發光發熱,同時其存在亦會令整體平添光彩,重視為城市保留真正面貌的政府,不會不了解建築物之間的關係,隨意抽離某元素將之解體——一邊將皇后碼頭評作一級文物,一邊將它搬離原有脈絡,豈不如誇賞美人玉手纖纖,轉頭將之斬下如標本封存?

能真誠地尊重文物的在地意義,並不是沒有相應的理據,將區域設為歷史場區(Historic Precinct)即是其中一種保育概念。例如澳洲沃爾森德市區(Wallsend Civic Precinct),便曾經在開發舊巿鎮的商業過程中,破壞了許多有價值的19世紀紀念碑。為了保存僅餘的歷史文物,政府劃出市中央一群集,列出清單,保存如佛萊丘紀念碑(Fletcher Memorial)及周圍的公共建築、如建於1878年的舊法庭和看守所、建於1881年原為郵局的警察局等等,重新展現沃爾森德市19世紀時的城市空間,作為城市的特色。

此外也有都市保護區(Urban Conservation Area)的概念,保存區內所有景觀,維護其遺產價值,在面對利益可觀的發展計劃時,在建築規模、高度、甚至形態顏色等等予以限制,阻止無情或突兀的開法,例如在新南威爾斯省中部的卡諾溫卓(Canowindra),其主要街道Gaskill Street便被劃為保護區,沿原來作為牛道的弧形街道,受保護的建築物與其獨特的單邊大陽台,守護19世紀晚期以來的氣氛,還成了「澳洲氣球之都」,每年4月都舉辦吸引全國熱氣球愛好者前來此固定人口才2000的小鎮參加比賽——發展局長林鄭月娥一再表示皇后碼頭不可不拆,究竟只是展示其發展觀念的狹隘。

[文/鄭依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