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29/2007

閱讀期待。馬國明。全面都市化社會。


又一好書
A LINK:http://blog.yam.com/iamchingkin/article/10714802
文章日期:2007年7月29日

【明報專訊】繼續看進一步出版的「一步十年」叢書,又發現另一好書,是馬國明的《全面都市化的社會》。

馬國明素來給人理論高深的感覺,今次也是談理論,不過相當易消化,全書不到九十頁,便已蘊藏了一個與香港發展息息相關的理論,兼有說理的實據,故看此書的滿足感甚大。

小書談到,香港在非工業化以後,已像夢遊般踏入資本主義的另一階段,但港人懵然不知。

法國社會學家Henri Lefebvre半世紀前提出,一個地方發展到這個階段,為了維持優勢,便會不惜工本,不斷粉飾城市面貌,他稱這為「都市革命」。當時他提出此理論,看似虛擬,但後九七的香港,卻不幸地成為這理論的實例。

馬國明舉了朗豪坊、喜帖街、迪士尼和天星皇后作例,說明在全面都市化的社會下,尋常百姓生活,注定不夠吸引,必須讓路給能顯示都會魅力、叫人目眩心動的大建設,還要加上晚晚「幻彩詠香江」。油麻地果欄旁,不由分說地建設了與周圍格格不入的豪宅「窩八」,其餘「類豪宅」,亦開始散佈各舊區。非中產的人民生活,不斷被邊緣化,被搬到天水圍等新區。

這不單是都市面貌的問題,馬總結:「正如農業社會衍生父權主義和性別歧視,工業社會製造環境污染和無產階級,全面都市化社會正實施階級隔離。」

談到階級隔離,書裏還提及資本主義本身的變化,篇幅所限,未能一一在這裏說明。但這本小書,的確能提供另一個角度,讓我思考。

寫過天水圍師奶的故事後,我有一個揮之不去的問題:人人都說,香港人都是這樣捱出來的,今天的窮人,廿年後一樣有好日子過,他們的苦都是暫時的。我對這說法一直存疑,可惜論者聲音太大,今次終看到另一種思考角度。

[陳惜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