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15/2007

精準的“手工業”。宿命。

K,
真正的媒體人,腦力-體力-腦力-體力,從來都是付出超常。但是,思考-追尋-寫作-公之于眾-澄清事實-刻下價值烙印,這個過程,是,鴉片。
所以,讓他(她)采訪去吧。所以,我正在路上。所以,你催稿催命。這些,也是,宿命。
惟,文字的精準,至高無上。

特務的宿命
文章日期:2007年10月15日
【明報專訊】兩岸媒體盡談丁默與鄭蘋如,必須承認,至少我是這樣認為,終究以北京《三聯生活周刊》的專輯做得最為深入與精準。
該刊於九月底以「張愛玲與鄭蘋如的上海」為專輯主題,談電影,論人物,走訪了鄭蘋如的家屬故親,翻查了上海檔案館的資料文獻,有幾張老照片,正臉、側臉、笑臉、冷臉,從不同角度展示了鄭蘋如的多重表情,令人更覺這位勇敢的愛國女子神秘而吸引
這樣的專輯並非只把舊料加工翻炒;它是發掘出更多的新材料,並把材料重組,引領出新的思考、新的啟發。據聞該刊共有一百多位記者和編輯,人人熱血,個個專業,皆以新聞工作為終生職志,結果便是,令中國有了一份好周刊。千萬別誤解傳媒,別看一幢幢的辦公大樓、一架架的印刷機器就以為傳媒是「現代事業」,它其實仍是「手工業」,必須依靠人腦,一筆筆地寫出最豐富和最準確的內容,這才是核心,大樓和機器都只提供邊緣輔助作用。
然而,歷史始終是歷史,只要是歷史,就有多元說法,仍有一些空白等待填補;例如該刊訪問上海檔案館的研究者,她說,鄭蘋如為國民黨而死,但「她的名字甚至沒有出現在國民黨的《上海抗戰蒙難同志名單》中」。
此事或可參考軍統特務沈醉的說法。沈醉在上世紀八十年代撰寫回憶錄,提到鄭蘋如,表示於刺丁案後「曾問上海的人事負責人,說沒有這個人,我很生氣,說為了我們的工作,人都死了,連一個名字都沒有保存,太不應該了。後來他們方弄清楚,鄭蘋如只是軍統的一個『運用人員』,還沒有讓他填表正式加入軍統,我便把她補上作為軍統在抗戰時在淪陷殉職的烈士。據認識她的人告訴我,她完全是出於愛國和好奇,才去幹這一冒生命危險的工作」。
這表示,名字應是有的,但因被視為「特務」,故只在情報機關的密冊而沒有公諸於世。這正是做特務的悲哀生得辛苦,死得痛苦,連死後亦不易為人所知。這是特務的宿命,死鬼鄭蘋如,太可憐了。
[馬家輝 http://www.makafai.blogspot.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