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14/2007

功利主義。中國世遺。

擯棄功利主義 救救中國世遺
文章日期:2007年9月14日
中新海南網轉發
【明報專訊】本報一連十期,刊出「救救中國世界遺產」專題報道,介紹了長城、北京故宮、敦煌莫高窟、秦始皇陵及兵馬俑坑、山西平遙古城、皖南古村落、雲南麗江古城、雲南石林、雲南三江並流、西藏布達拉宮等10個世遺的現狀。我們之所以要發出「救救中國世遺」的呼籲,是因為當中國愈來愈多世遺出現在旅遊宣傳片,吸引遊客如雲的時候,中國長期存在的「重申報、輕管理,重開發、輕保護」傾向,尤其是種種「建設性破壞」和過度開發等弊端,並沒有得到根本糾正。只要這種功利主義掩蓋下的文化愚昧現象不消除,中國的世界遺產不但隨時可能被除名,更會破壞文化遺產,對不起祖先和子孫。
經過20多年的努力,中國的世界遺產目前有36處,排名世界第三,僅次於意大利和西班牙。中國政府亦在去年決定,每年6月的第二個周六為文化遺產日,以喚起全民族的文化自覺,動員全社會力量來保護文化遺產。
然而,本報的「救救中國世遺」報道顯示,處在現代化進程的中國,在世遺保護和旅遊開發之間,存在諸多困惑和弊端。
弊端之一是,中國申報世遺,以地方政府為行動主體,出發點主要是希望通過成功申報世遺,提高當地知名度、刺激經濟發展。他們在申報前大張旗鼓,如果申報不成功,隨即就將這項工作拋到腦後;另外是在申報成功後,大興土木搞建設、大張旗鼓搞開發,而對遺產保護急需的管理、規劃、搶救、修繕、展示乃至安全保衛工作漠不關心。列入世界文化遺產的武當山遇真宮,在2003年被大火燒是一個典型例子;雲南的三江並流,在成功申報後翌年,當局就規劃在怒江上建13級水電站,從而被世遺委員會列入重點監測保護,是另一例。
另一弊端是,地方政府在申遺取得成功後,盲目、過度開發,貪婪地從中吸吮旅遊收益和商業利益。許多世遺景區大興土木,商業色彩太濃。今年6月第31屆世界遺產大會上,三江並流、故宮、天壇、頤和園、麗江古城、布達拉宮6處世界遺產被審議。雖然有專家強調,審議並不是亮黃牌,但世遺委員會對中國的保護管理持保留態度,卻是顯而易見。
中國應當澄清世界遺產重在保護的精神,明令世界遺產不能片面地定位於旅遊資源,今後應避免任何建設性破壞舉動。
中國的世遺保護所存在種種弊端,目前以地方政府為主的管理和經營體制是重要原因。內地有學者專家建議,應當建立全國統一的世遺管理部門,如國家遺產管理局,以克服目前政出多門、條塊分割的局面,實現真正有效的保護。由於涉及巨大的經濟利益,尤其是對於世遺地的地方政府利益會有明顯衝擊,在現有國情下,這種建議目前並未得到重視。不過,隨中國經濟發達水平不斷提升,當局應當以更加開闊的視野,看待境內的世遺,將世遺保護,視為中國對全人類應盡的義務與責任。只有在管理體制上重大改變,才能消除因地方政府的功利性追求而衍生的弊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