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03/2007

關于海南“小神鹿”的報道理念

K,
這是今年新進的武漢大學新聞系高材生彭小雲的一篇業務交流文章,關于海南“小神鹿”的報道理念。
誰說,青出于藍只是勝于藍?呵呵。看著小才子、小才女們成長,很開心

從海南“小神鹿”新聞報導中學到了什麼
中新社海南分社 見習記者彭小雲
剛來中國新聞社海南分社,就讓初做記者的我碰到海南“小神鹿”這樣一個非常有趣而且非常複雜的社會事件,真讓我有點不知所措,不知所云又不亦樂乎。從8月2日跟著關主任做新聞報導至今,已近一月,海南“小神鹿”也已成功跑進北京且身體狀況良好。該事件接近尾聲,主任讓做個總結,我就把采寫中的點滴心得寫下來,權當一種記錄和留念吧。
一.從新聞專業主義角度看張惠敏新聞報導
張惠敏長跑事件,海南分社社不是第一家報導的媒體;張惠敏事件在海南炒得沸沸揚揚時,中新海南網只做了幾篇常規網路稿;張惠敏跑出海南島,省內各大媒體銷聲匿跡時,海南分社沒有隨波逐流,而是“堅持”住了自己的立場,冷靜獨立地思考,到底應該以何種眼光、 何種報導角度、 何種報導方式、 何種新聞語言來關注這個新聞事件,因為在事情剛剛開始,且無任何前例和經驗可循的條件下,一切都沒有定論,一切假設都可以成立或者推翻。
自8月3日參與張惠敏報導之後,我再次深切體會到新聞專業主義的精髓。新聞的專業主義是美國政黨報紙解體之後在新聞同行中發展起來的“公共服務”的一種信念,它最突出的特點,是對新聞客觀性的信念,相信可以從非黨派、非團體的立場客觀準確地報導新聞事實。新聞專業主義的最高理想是傳播真實、真相或真理。它的基本原則包括::(1)傳媒具有社會公器的職能,新聞工作必須服務於公眾利益,而不僅僅限於服務政治或經濟利益集團;(2)新聞從業者是社會的觀察者、事實的報導者,而不是某一利益集團的宣傳員;(3)他們以實證科學的理性標準評判事實的真偽,服從於事實這一最高權威,而不是臣服於任何政治權力或經濟勢力。
為什麼張惠敏事件在海南和廣州炒得沸沸揚揚,使得父女倆背負了“不能承受的輿論之重”,我個人認為,關愛孩子的身心健康是沒有錯的,問題在於,面對紛紛擾擾的表像,背負著公共服務和社會公器職能的傳媒是否真正學會抽絲撥繭複雜事實的方法和途徑?面對各種壓力和誘惑,傳媒是否真正有傳播真相的理想和信念?面對張惠敏父女倆的“頑固”,傳媒應該怎樣來表達“以人為本”的普世價值,難道就是一味的阻止和阻止未果後的“撒手不管”?
個人認為,海南分社在這次報導事件中表現出的新聞專業主義很值得玩味。新聞採編主任關向東是這次報導的組織策劃人。她對張惠敏事件的立場很鮮明:我們不報八卦,不報爭議,我們只從人文角度關注事件順其自然的進展,客觀報導孩子跑到哪里了,孩子一路上是怎麼跑的,孩子身體狀況如何,並且在與張建民(張惠敏父親)交流中,給予善意建議,建議他們“量力而行。”
這樣一來,整個事情簡單明瞭多了。真正的事實即真相是最無可辯駁的,具有社會公器的傳媒應從公眾利益角度積極 有建設性的作為來關心促進事情的良性發展。
而關主任的眼光和報導思路,更值得初為記者的我仔細觀摩和學習。
二.地方性社會新聞如何吸引境外華文媒體關注
1. 普世價值引發的認同感和類似西方的新聞報導風格。從市場角度看,中新社服務的主要客戶是境外華文媒體,如何在沒有重大政治新聞、 經濟新聞等“硬新聞”的情況下,讓諸如好玩 、有趣的社會新聞等“軟新聞”獲得他們青睞,而不僅僅是負面社會新聞?以張惠敏事件為例,這本是海南一個普通漁民和他女兒的個人行為,雖然在全國掀起爭議浪潮,但還不足以構成國際影響力,但海南分社從人文關懷、 人本主義的角度來做,這些價值觀念在西方都是主流價值觀;而在寫作方面,就我個人而言,在寫消息和通訊時,會注重把新聞事件故事化敍述,注意細節和白描;而海南分社播發的評論如《“人文奧運”與關懷小惠敏的夢想》等都有一種國際化視野,這些因素恰恰能引起境外華文媒體的共鳴和興趣。
2.用堅持換取事實真相和境內外媒體關注。張惠敏跑了八週五十六天,海南分社也跟蹤報導近兩個月,共采寫稿件25篇。其間有熱鬧,更有孤獨,但能夠親身經歷事件一步一步接近真相,最終真相大白,那種沉甸甸的收穫之感讓人覺得振奮和心安。特別是張惠敏快跑到終點時,美聯社、 美國國家公共電臺 、英國一家電視頻道、 義大利一家電視臺等境外媒體對此事進行採訪,海南分社後期消息 通訊落地情況良好,這些都證明,一個地方性社會新聞操作得好,用堅持換取事實真相,也能引起眾多境外華文媒體高度關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