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家都曾是僧侶
文章日期:2007年10月4日
【明報專訊】緬甸軍政府鎮壓民運,僧侶伏屍河上,死狀恐怖,難免令人聯想到一九八九年那段血雨腥風。
僧侶出頭吶喊之初,國際傳媒說,出家人在緬甸地位崇高,挺身抗爭,將替掌權者帶來嚴重壓力,軍人不會輕易開槍動武;國際傳媒又說,景有如上世紀八十年代的菲律賓,當神父和修女走上街頭,獨裁者馬可斯便再也指揮不動軍隊,十字架打敗了坦克車,神聖的力量壓倒了世俗的醜惡。
事情的演變跟國際傳媒的預測顯然頗有距離,至少到目前為止,死亡和沉默的是僧侶,開槍和獰笑的是軍人;拿槍的人和拿木魚的人上陣對壘,畢竟是前者兇狠、後者脆弱。
僧侶在緬甸,雖有特殊地位,但不若菲律賓的神父和修女般尊崇。緬甸遍地寺廟,廟內,主要有三類和尚和尼姑,一是終身全職,亦即專業,一天廿四小時的生命全盤供奉給滿天神佛;二是短期過渡,亦即客串,所有緬甸男人在一生中總要撥出一、兩年時間到寺廟持戒修行,這是為了奉獻慈悲,亦是為了自我精進,女人則可自由選擇,不必勉強;三是上下班制,亦即part time,把做和尚和尼姑看成職業,有時候僅上半天班,有時候上足八小時,主要替寺廟處理一些行政和化緣事務。
是次上街抗爭的僧侶不知道主要屬於哪個種類,但這不重要,真正重要的是,由於每個軍人都曾短期出家,他們太了解寺廟內的現實生態了,於其眼內,僧侶貌似莊嚴,卻亦只是平凡人,跟所有人一樣,有聖潔的理想卻也有卑微的欲望,有勇敢的分秒卻也有怯懦的時刻,僧侶是人,也就只是人,沒什麼出神入化的不可侵犯。可能基於自身曾為和尚的生命經驗,軍人在決定開火的瞬間不會對僧侶產生什麼特別憐惜,老子以前曾經是你,你也只不過是一位穿上袈裟的普通市民,敢來擋路,敢來喧嘩,老子當然毫不猶豫地開槍了。
緬甸普遍信奉的是「人間佛教」,世俗氣極重,故在街頭吶喊上,不易激發神聖的感染力量;但當一旦浴血,那襲布裏重疊的黃袈裟像萎謝的花瓣飄於河上,終究比死了任何一位老百姓都令人多了幾分心酸難過。
[馬家輝 http://www.makafai.blogspot.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