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01/2007

錢剛:文人論政 書生辦報 心向往之



舊聞記者——錢剛
李正善

2006年9月去香港訪問時,應錢剛先生邀請到香港大學參觀,他贈送給我一本由中華書局出版的新作——《舊聞記者》。

  雖然快速翻了翻目錄和內容提要,可當時對書名還是有些不解。

  從曾任《解放軍報》記者到作為常務副主編主持《南方周末》筆政,從創辦《三聯生活周刊》到在央視“新聞調查”欄目擔任策劃,以及目前作為香港大學新聞及傳媒研究中心帶博士生的訪問學者,報告文學作家錢剛先生一直是中國新聞界的領軍人物之一,並且一直奮戰在新聞戰線的最前沿,他怎麼突然會成了“舊聞記者”呢?

  之所以說他一直奮戰在新聞戰線的最前沿,是因為我很少見到有同行會對新聞執著到像錢剛這樣的地步。比如他關注的唐山地震,一關注就是20年。去年唐山大地震紀念日前夕,錢剛先生就專程回訪唐山。紀念活動期間,因赴美講學,他沒能參加國內的紀念活動。

  我到香港大學與他會面之后,他首先詢問的,就是我們報紙去年在紀念唐山大地震方面的報道情況。當他聽說我們這邊做得頗有聲勢,並且組織當年參加唐山抗震救災人員包機趕赴唐山參加紀念活動的舉動后,顯得很是興奮。急忙了解詳細情況,並在當晚夜半給我打電話,說是通過網絡看到了我們報紙的PTF版面,贊許做得不錯。

  他告訴我,他要將全國各地的有關報道收集起來,給大學生們開設專題講座。他的那種興奮和激動,我從其言語中聽得出來。對於錢剛先生來說,他採寫的不僅僅是一篇篇稿件,他給學生舉辦的,也不僅僅是一個個講座。

  無論是當年創作報告文學《唐山大地震》,還是后來寫作《大清海軍與李鴻章》,或者與胡勁草合著《大清留美幼童記》、與耿慶國合作主編《二十世紀中國重災百錄》等等,都可以看出錢剛先生不是那種嘩眾取寵或者為了養家糊口拼命掙分型的新聞人,他的每一個文字,都是融入了自己的激情和理性思考,希望自己的報道在關注民瘼的同時,對政府和民眾有更多的啟蒙作用,能夠為民族的振興富強、促進國家的民主建設帶來積極的探索意義。

  他在《舊聞記者》自序裡的一段文字,解開了我心頭的疙瘩。其中寫道:“我是中國報人,一如台灣資深傳媒人王健壯的自況,我也是個‘悔也不改其志的’舊式作風的報人。舊,是說我直到今日,還對中國歷史上的‘文人論政’和‘書生辦報’心向往之,還咬定傳媒是不可褻玩之物。在歷史面前,傳媒人無法掩飾自己的人格。前輩們逐日留下了他們的白紙黑字﹔對后人,我們也一樣。”


  正是出於這樣的考慮,這位被稱為“非典型傳媒人”的新聞記者,在香港大學新聞及傳媒學院院長、新聞及傳媒中心總監陳婉瑩教授的支持下,開始了自己的一項“非典型性創舉”。這個獨具個性的創意就是,在2005年,每周同步閱讀60年前(1945年)的舊報,並隨時寫下他的“非典型札記”。

  對於這項創舉,錢剛先生尤為得意。他說,不用說今天的人很少有這樣的機會,就是在當年,也幾乎不會有人,可以同時讀到國民黨、共產黨、日本佔領者和漢奸所辦的各類報紙。當然,這項創舉也很艱苦。在香港大學圖書館的特藏部干冷的房間裡,閱讀數以萬計的微縮膠卷,不僅僅需要他穿上厚厚的毛衣、圍上圍巾,更需要一種寧靜的心態和定力。

  在閱讀舊報記錄札記的同時,錢剛在《南方周末》和香港《明報》開設了“舊聞記者”專欄,深受內地和香港讀者歡迎。專欄的開篇語寫道:“這種閱讀,是看新聞史著作所無法替代的。那些泛黃的紙頁上,沉睡著多少歷史細節,塵封著多少故事,還有多少彼情彼境下真實的生活感覺。”“六十年前此時,殘酷的大戰已近尾聲,風雨如晦,雞鳴不已,中國正站在走向民主自由還是獨裁專制的十字路口,從這一時間往前走,一出出大戲將輪番上演……”

  這本《舊聞記者》的內容,就是“舊聞記者”的專欄第一個結集。其中收錄了五十篇短文,並附有舊報原件,可謂生動有味。我看到的一篇題目叫做《主席要你們博採輿論》的文章中,錢剛先生敘述了60年前的1945年初,蔣介石提出“虛心博採輿論以資攻錯”,而《大公報》則像久旱中盼來甘霖,立刻發表《博採輿論的新作風》的社評,盛贊“蔣主席的致辭,開明踏實”,是“新生之年”的“新作風,新象征”。

  在對蔣介石“博採輿論”講話中玄機的解讀和對《大公報》社評的剖析之后,錢剛先生在自己的文章中客觀地點評說,“時過境遷,對當年的統治者罵一聲‘騙子’,或對當年的書生嘆一聲‘迂腐’,都有違歷史的真實。”他在文章結尾寫道,仿佛要給《大公報》的一廂情願潑點涼水,就在蔣介石發表談話當日,中共主辦的《新華日報》三版登載的翦伯贊的文章《展望一九四五年》,被國民黨的檢查官刪去四行,那一段成了這番模樣:“一九四五年帶給我們的,是民主的福音。因此在一九四五年,中國人民最基本的歷史任務,是要把中國變成民主的中國。要把中國變成民主的中國……才能動員人民,組織人民。”

  《舊聞記者》這本書裡的五十多篇短文,都是通過對歷史的回顧和評點,從舊文中幫助我們發現了許多我們“新聞記者”無從知曉的東西,當然也包括政府官員,或者其他社會各界人士。

  而這些東西,有助於我們知史明鑒!

  (作者系《華商報》社會部主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