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12/2007

萊辛(Doris Lessing)。諾貝爾文學獎。貓。同花順。

英88歲殿堂作家 囊括文壇同花順最高齡文學獎得主
文章日期:2007年10月12日
【明報專訊】本年度諾貝爾文學獎由英國殿堂級女作家萊辛(Doris Lessing)獲得。月底將滿88歲的她,是歷來最高齡文學獎得主。評審團稱讚她是史詩式作家,以「女性的懷疑態度、熱情和洞察力,審視分裂的文明」。萊辛形容,有關她可奪得文學獎的傳言說了30年,今次獲獎,教她終可囊括歐洲各大文學獎項,手握文學界的「A、K、Q、J、10頂級同花順」。
瑞典文學院揭曉得獎人選時,萊辛碰巧外出購物,未能第一時間收到喜訊。她在兩小時後返家時,才獲悉成為文學獎得主。她離開的士時說﹕「這已經傳了30年。我贏得了歐洲所有獎項。我很高興贏取它們,這是一個大同花順。」萊辛曾指過去30年有關她應否獲獎的爭議「令人厭煩」,認為自己不會有機會獲得文學獎。她曾說﹕「我敢說他們不喜歡我,要不我早就獲獎了。當你出名時,就會過分受注意。」
拒與女性主義扯上關係
萊辛著作中充滿對女性主義、政治與種族衝突的描述,她自稱作品不帶政治意圖,很抗拒外界把自己與女性主義扯上關係,但其代表作《金色筆記》卻被視為女性主義經典著作。該書內容涉及殖民主義、種族主義、共產主義與男女間的愛情。
評審團形容,1962年出版的《金色筆記》,「被迅速發展的女性主義運動視為先驅作品,屬少數以20世紀觀點揭示男女關係的書籍」。04年文學獎得主、奧地利女作家耶利內克亦稱讚,《金色筆記》「肯定是文學史上最重要的女性主義著作之一」。瑞典文學院常任秘書長恩格達爾認為,評審團讓萊辛得獎是「不費力的選擇」,但他同時亦表示,萊辛帶有強烈反戰與女性主義色彩,她獲獎可能引起政治爭議。「這很難避免,因為偉大的作家是其國家的象徵。他們常捲入不同政治運動,扮演政治角色。」
作品大量描繪成長經歷
幼年在非洲成長的萊辛,在作品中大量描繪自己在津巴布韋南部的成長經歷,她在處女作《野草在唱歌》中,借一個白人農場女主人與黑人僕人的關係,展現非洲白人與黑人的對立。評審團形容它是「一個愛恨悲劇,也探討無法融合的種族衝突」。
史上第11位女得主 愛貓成癡
後來她另闢蹊徑,推出一系列太空小說,以科幻形式寫出對人類歷史和命運的思考與憂慮。近年她被「全球大災難逼使人類回到更原始生活的觀點」吸引,並在著作中反映出來。她也是個貓癡,兩本有關貓的著作《特別的貓》和《貓語錄》都有中譯版。在《特別的貓》中,她由童年開始,細數曾讓她喜與憂的貓。萊辛是諾貝爾獎史上第34名女性得主,亦是文學獎設立以來第11名女得主。她亦是3年內第2名獲得文學獎的英國人。

孤獨中成長 愛說「我不會」
文章日期:2007年10月12日
【明報專訊】「若你回望我的一生,你可能要追溯到1930年代後期。首先是希特勒,當時人們以為他會萬壽無疆;然後便是墨索里尼,他好像會多活1萬年。你還看見蘇聯,那按定義是永垂不朽的。大英帝國也是,沒人相信帝國會終結。所以為什麼要信相信永恆呢?」萊辛曾這樣說。
非洲長大 14歲輟學
萊辛1919年10月22日生於伊朗,父母為英國人。1925年,她隨父母移居當時為英國殖民地的南羅德西亞(今非洲津巴布韋)。她曾形容,自己在「極孤獨」的環境中成長。她是個倔強的反叛小孩,最愛掛在嘴邊的三字真言便是「我不會」(I will not),書籍是她的良伴。她小時閱讀《秘密花園》、聖經故事,以及有關拿破崙、十子軍東征的史書等。
萊辛14歲時主動輟學,自此再沒踏足學校。她說:「我沒有怎上過學,所以我便用書本的知識自我教導。」1939年,她與首任丈夫結婚,婚後育有兩子女,但這段婚姻只維繫了4年。離婚兩年後再婚,但1949年又離婚。她當年帶與第2名丈夫生的兒子,與首部作品《野草在唱歌》的手稿回英。
曾入共黨 不再相信烏托邦
她在50年代曾擁抱激進思潮,一度加入英國共產黨,積極參加反核武運動。她亦大力抨擊南非白人政府,結果被禁踏足南非長達39年,直至1995年廢除種族隔離政策後才重訪當地。她也曾抨擊英美攻伊,並就所謂「攻伊理據」,指「貝理雅是個相信魔術的人,以為你說什麼,就會成真」。
但她最關切的不是戰爭,而是環境。她說﹕「我們生活在墮落之中。人們過往相信世界會變得更好。我已不再抱有幻想,我不再相信烏托邦。」萊辛相信英國建制永不會原諒她在戰後擁抱社會主義。
化名作品曾遭出版商拒絕
80年代,她的作品受歡迎程度曾一度下滑。為測試作家名聲對出版的重要性,她化名把一部作品寄給一出版商,結果被退稿。後來她用真名交稿,作品才得以面世。萊辛曾說,「變老並不太有趣」。她亦可能是在社交網站MySpace上設立個人網頁的最年長人士之一,目前共有136名網友。
*******
港學者﹕她是寫作界畢加索文章日期:2007年10月12日

【明報專訊】香港中文大學英文系主任帕克教授指出,萊辛是極具分量的優秀作家,其獲獎「不令人意外」,若單以女性主義者標籤看萊辛是過於膚淺,作為現代文明的評論家,她深刻批判文明社會強加於人的統一思維意識,嘗試從不同視點,表達錯綜複雜的現實與內心,「也可以說她就是寫作界的畢加索」。
表達手法獨特 碎裂解構再重整
帕克解釋,萊辛的獨特表達手法,可追溯至20世紀初畢加索掀起的立體主義,透過碎裂、解析、重新整合,嘗試重塑事物的完整面貌。這繪畫方式,與萊辛嘗試以筆記等割裂描述方式寫小說甚為相似,《金色筆記》正是經典﹕受現代文明影響,人們追求世界井然有序、混然一體,但諷刺的是事物有不同點線面、人的意識凌碎混亂,只有透過小說的非現實場境,以日記、筆記等凌碎描述,才能串連不同視,表達最確切的現實。
葉輝﹕視野極闊 西方少見
著名作家葉輝表示,萊辛的作品可分為3個階段。第1階段是她對非洲南羅德西亞社會生活的描寫,代表作有《好恐怖主義者》,描述了當地人抵抗帝國主義及殖民主義;第2階段是她的心理分析小說,探討人性的黑暗面,代表作有《第五個孩子》;第3階段是有關她的蘇菲主義(Sufism,回教神秘主義),代表作為5部《南船座老人星》(the Canopus in Argos)系列科幻小說,集中探討人性及社會文化變遷的問題。
葉輝認為萊辛與其他英國作家不大相同,她的世界視野非常闊,不像其他西方人只注意基督徒精神,萊辛以人道主義立場,看反抗者及侵略者的關係,加上其英語通俗易明,西方較少這種作家。他還向讀者推薦《特別的貓》,形容書中故事感人。
明報記者 黃展翹 黃嘉文
******
中國時報
A20 | 文化新聞 | By 陳淑英、吳垠慧
愛貓成癡 她寫來冷靜又熱情

多麗斯.萊辛(Doris Lessing)的寫作樣貌極為豐富,有長篇小說《金色筆記》這樣形式複雜迷離的代表作,也有書寫愛情、貓咪迷人易讀的雋永短篇。其中,最特別的是,愛貓成癡的萊辛關於貓咪的作品被翻譯超過五十語種,廣為各國讀者喜愛,這可說是諾貝爾文學獎得主作家中不曾有過的紀錄。

翻譯萊辛與貓有關的著作《貓語錄》及《特別的貓》的彭倩文表示,「一般人寫貓多寫貓很柔軟、很可愛、很熱情的一面,但萊辛不一樣,萊辛筆下的貓,很冷酷。」
彭倩文說,萊辛寫貓的筆很冷靜,不斷觀察、自省,反覆省思她與貓、貓與整個環境的關係。

「一般對貓的寫法,多半以詩意的筆調呈現出貓的柔軟與貼心。但萊辛是從宏觀的角度切入,述說貓在弱肉強食的殘酷世界裡如何生存,進而描述她與貓相處的經驗,以及她對每隻貓性格的觀察與分析。」

「剛開始看文章時,被萊辛嚇到。」彭倩文說,《特別的貓》原文約有十萬字,她譯好後覺得味道不對,「太柔太硬都不對」,但她想要修卻修不出來,擺了一兩年後才擇其中篇章先出《貓語錄》,後來才出《特別的貓》。

《特別的貓》原著有多可怕?彭倩文舉例,故事描繪萊辛在非洲的童年生活,鄉下地方有很多家貓、野貓,因為數量太多,多到要處理,例如買藥、捕殺,「這些殘酷現實世界的描述,對愛貓的人來說,是很可怕的事。」

「雖然萊辛寫貓很冷靜,但也有柔情,只是用一種抽離的角度。」彭倩文說,「她對貓流露的深情,卻又能採取觀察與辯證的視角來書寫。即使是小品的文章,都可以感受到萊辛的冷靜與熱情。」

台灣愛貓族聯誼會會長、作家心岱表示,一般人寫貓常用補償、轉化的感受將貓擬人化,但萊辛「有雙特別觀察的眼」。

她舉《貓語錄》描寫一隻因病失去一條腿的貓,必須過著三腳殘廢貓的殘酷屈辱生活。「若無觀察的力量或理性精神是寫不出來的。」心岱說,換做是她,「不敢碰觸貓很痛苦很殘酷的一面」,因為她實在「過不了那一關」。
摘錄萊辛《貓語錄》

他就像很多人一樣,有著互相矛盾的兩種個性─巴奇奇一直都十分驕傲聰慧,他是我見過直覺性最強的一隻貓,但就像那些一輩子都不曾為生活打拚,不曾奮力在世界爭取一席之地的好命人,內心都有個脆弱的角落一樣,在這隻英俊的野獸心中,同樣也隱藏著一個意想不到的人格:他有時會喜歡裝模作樣,就像老派的演員一樣,常愛用誇張至極的語氣,來營造出情感的強烈,灑狗血式的戲劇性效果。....

我們聽說手術很成功,而他現在已經是一隻三腳貓了。那天早上,他趴在我的床上曬太陽,一隻長而優雅的爪子隨意搭在另一隻前掌上,而我撫摸那條即將被切除的腿,滿懷愛意地搓揉那蜷曲起來握住我手指的爪子,像他小時候我常做的那樣,把手指插進他蜷縮的腳掌裡去時,他那小小的爪子立刻繞過來包住我的小指尖,一想到那毛茸茸的美麗前肢將會被扔進焚化爐裡,我就不禁悲痛欲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