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07/2007

香港拍不好張愛玲,大陸不拍

香港拍不好張愛玲,大陸不拍
文章日期:2007年10月6日

【明報專訊】香港拍不好張愛玲,大陸不拍。大陸由官方半官方到私人,沒人會、懂、願意拍《色,戒》,沒人會、懂、願意投資。

大陸、台灣和香港的社會道德、歷史感和文化身分認同是遍及官方、半官方及私人的「深層次矛盾和問題」,最終是一個通千百年的「人觀」的問題──什麼是「人」、「人」是什麼,「人」和「中國人」有沒有落差。二十年之前台灣也拍不了、拍不好《色,戒》。香港和大陸今天和台灣二十年之前,不同方向距張愛玲太遠。

李安的《色,戒》很可能是二百年來中國、中國人、中國文化和中華民族的「人觀」的「現代化」的里程碑。它完整、成熟的深度和層次,超越原著。對電影《色,戒》而言,張愛玲差不多是一個觀眾而已。

原著距電影很遠,但沒有原著也沒有電影,沒有猶太編劇James Schamus和一隊幕後製作人員長期合怍,意領神會一起出入中西「體、用、魂」,也不會有電影《色,戒》。歷史、文化和社會的千重萬頃的波濤起伏聚散,交叉撞擊,才有這麼一個李安,一個張愛玲,一個王佳芝,一部《色,戒》。早二三十年,李安也拍不了《色,戒》,遲幾年拍便沒什麼稀奇。

西方像王佳芝/湯唯這種人由「性」進入「神、人、獸」的混合地帶自我交戰的作品,由神話到電影都常見。威爾第歌劇《弄臣》的雨果原著中,弄臣的女兒給奸淫的國王強暴,弄臣僱人殺國王,誰知女兒愛上國王,「由姦生(孽)愛」,願以身相殉。某些回教國家仍嚴格執行「榮譽殺人」,女子被姦,家人要殺掉她,以維持家族榮譽,異族和跨教通婚可能類似處理。

香港拍不好《色,戒》,大陸不拍,因為大陸的「人觀」墮後,隱約知道「人」和「中國人」之間的轉化過程和內裏是什麼,幾千年就在批削和壓抑「人」;香港的「人觀」沒墮後,但不知道「人」和「中國人」之間的轉化過程和內裏是什麼。李安知道這些重重疊疊沉積的、如流如氣的「深層次矛盾和問題」,「有幸」成為中國、中國人、中國文化和中華民族二百年來「人觀」的「現代化」的第一人,「有幸」創出中國、中國人、中國文化和中華民族幾千年來的第一個「悲劇」。

[洪清田 midtop@gmail.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