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10/2007

通識。教養。

K
舊時文人口中之“學貫中西,打通文理”,其實就是通識吧。人文的浸潤,可能是通向人類“教養”唯一的門。

今日,我們說通識
文章日期:2007年10月9日
【明報專訊】由中學至專上教育,都提出通識教育的重要性。香港城市大學(下稱「城大」)也不例外,今年開始逐步推出通識教育的學科,讓同學各取所需。

城大署理副校長(本科生教育)林群聲教授是推動通識教學的導航者,他深信學生無論修讀哪一個學科,也需涉獵其他不同領域的知識,才能通達,面向世界;通識教育的範疇,自然也指涉不同學術領域。

林教授對通識教育的理念較為宏觀,指涉3個不同向度,包括本科知識、古今歷史,以及中外知識。本科知識包含本科的基本學科知識,以及對世界的認知,那是處身於知識型社會所必須具備的基本素質。

古今歷史,牽涉的範圍更廣,從歷史史實到物種起源,以至城市國家的未來趨勢與發展方向,都兼收並蓄,超越時間的維度,鑑古知今。

朝第四向度發展

中外知識,更是處身於全球化時代下必須具備的基本知識,科技發展迅速拉近全球地域的距離,美國減息波動全球股市,溫室效應更影響全球氣候,一切本來遙不可及的人和事,如今卻伸手可觸,且互為影響,所謂國際視野、對祖國的了解,在可見的將來,將跨越地域的限制,成為全球觀察。
而3個向度的最終目標,整合歸一,是朝向第四個向度,為將來的社會,培養負責任及具承擔的世界公民,朝向豐盛人生。林教授打趣說,城大的通識教學極符合大學學制「三轉四」的意味。

事實上,城大現已提供英語及中國文化等本科以外的選修科,以供學生選擇。這次重新規劃通識教育課程,希望提供更宏觀全面的學科選擇,縱橫中外、跨越歷史與未來,更包含藝術文化賞析。現階段已推出6個選修科,包括資料管理及其社會影響、全球化下公民身分、理性思考與創意、科學與科技、東西方電影、現代視野下的中國文化遺產等範疇,預期至2012年「三三四」學制正式實施時,將全面推出至少40個通識學科,每位學生可選修7個不同領域的學科。

林教授領導的通識教育委員會,負責推動是次變革,向各學院徵求新的通識學科建議,只要符合以上3個向度,內容、焦點不設限;於是,古今的向度,既可包含考古學,亦可廣及歷史文化,視乎校內各學系老師的專長而定。

本港大專院校學有專長的老師學者大不乏人,但要其將數十年精研所得的理論知識,以深入淺出的方式娓娓道來,且要加入通識元素,非要投入享受其領域不可。「科學家對宗教的體會,跟宗教人士已經很不一樣,能夠坦誠交流,才最美麗。」林教授一直抱其老師的贈言,盡量從學生可以明白的層面和角度傳授知識;不過他亦坦言,對老師來說是一大挑戰,城大亦定期給中學老師舉辦培訓課程,交流經驗,互補不足。

教師需要新思維

「最難的是尋找具創新思維,對其本科有嶄新體會,並能具體與學生分享的老師。」大學從來不缺熟悉自身學術領域的老師,但創意思維難尋。

除了老師需要新思維,評核也得尋求突破,如何評定學生的進度、衡量成績,如何才算達標,都仍在摸索中;現時,則透過報告、論文、考試等不同形式評核。

對評核機制的困惑,亦反映了普遍社會對教育的期許,仍難脫離在學分數與校外工資的量度準則。三轉四能否成功,專上教育能否培育有使命感的世界公民,除在乎學科的部署規劃,更建基於社會大眾對追求知識所持的態度。大學教育所培育的尖子,是以獲享高薪厚職,還是抱擁人生意義來衡量,現實和理想的爭持,往往叫教育界有口難宣;觀乎每年就大學畢業生的統計調查,俱以最高薪金作為學生、學系甚至院校表現的量度標準,媒體經常把大學校長籌款數字掛在口邊,已略知一二。

林教授的通識教育理念跟現實數字唱反調,包含跨越時空的歷史向度,乃源於自身的真切體驗。林教授專研生物學,即使多費心力,亦往往難讓學生領會「從無到有」的奇妙;他深信透過歷史,才能認識人生,為人類的未來作出「對」的決定,「即使學生在學時期未能領會,也希望他日能有所得。」

三轉四如何才能改制成功,也許並不在乎學生今日所得的數字,而在他們豐盛的第四個向度見證。正如林教授所言,一切規限其實都是自限,城大的校園不在九龍塘,而在世界。

[文/潘詩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