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10/2007

吳小莉訪中國航天局局長孫來燕

中國航天 還有什麼驚喜?
文章日期:2007年12月9日

【明報專訊】在中國人拍攝的首張月球照片公布,並從月球衛星上傳回一位女播音員的聲音:「月球我來了」的廣播,和《東方紅》﹑《歌唱祖國》等歌曲的一天後,我採訪了中國航天局局長孫來燕。

孫來燕說就像一九七○年中國首發衛星東方紅一號,中國人首次聽到來自「太空」發放回來的音樂《東方紅》一樣,這次「嫦娥一號」更具創意,她將在農曆新年﹑北京成功舉辦奧運會後和明年中秋節時都送回「適時」,「適當」的祝福和問候,因為她會在月球軌道上呆上一年。孫來燕笑說,「嫦娥」的驚喜陸續有來。

孫來燕除了是中國航天局局長外,也身兼國防科工委副主任。因為「國防」兩字,使他身分特殊。事實上各國航天事業的發展都離不開國防戰略,每項進展在公開前可以說都是「國家機密」。而在這次訪談中,孫來燕暢談計劃○八年發射的神舟七號;○九年中俄合作的火星探測計劃;還有興建中的海南文昌發射基地。

吳:我們已經看到第一張月球的照片了,未來還有什麼驚喜可以慢慢傳回來給我們?

孫:我們要把月球的影像圖變成一個三維的圖,叫老百姓都能看到。戴上眼鏡立體感就非常好。月球是很冷峻的一個星球 ,有懸崖峭壁,有很大的坑, 我們再獲取一些圖片後大家可能看到更大的坑,叫月海,但是很遺憾上面沒有看到樹木,沒有玉兔。月壤成分是什麼,通過這些月壤的厚度,地質情,月球的整個環境,這些科學的發現會增加我們對宇宙的認識。

吳:您提到三維影像,我們一般的公大概是12月的什麼時候能夠看到?

孫:我們現在還在等待數據。地球自轉一周是24小時,月球自轉一周是27天,應該要等到差不多27天以後我們能夠獲得一個整幅的月面圖,現在只是局部的,一個小範圍的。

吳:很多西昌人覺得說,一號工位就想要給飛船留下來的,結果載人航天的事業就到了酒泉去發射了,現在好不容易等到了一個嫦娥的工程在西昌進行,就在盼望嫦娥的四期工程遲早可能有機會發展到送人到月球的時候,那個發射工位就能給奔月的太空人留下一個飛船發射的一個工位。你怎麼看這樣的說法?

孫:我想可能那時候我們就會用上海南發射場,因為我們現在這個發射場已經批准立項了,探月二期我們還會用我們已有的運載火箭,我想到了探月三期,要陸要返回,這就提出更高的要求,對我們運載火箭的運載能力可能要求就更大,從時間上看,我們的海南發射基地,應該已經基本建成了。

吳:海南基地預計什麼時候會建成?

孫:新一代運載火箭總裝的測試基地已經在天津開始動工了,這當然考慮到將來運輸可以通過海運,因為新一代運載火箭直徑5米,可能這樣子通過海路運到海南發射場更合適,我想它一定要在我們運載火箭發射之前建好,那麼可能呢,比運載火箭建設的時間要快一些,因為它是要作配合協調。


吳:好像預期這個運載火箭要六到八年建成。

孫:我們爭取七年左右吧。

吳:甚至外面有人傳說,海南發射場建設完成之後西昌可能會被併入,有這樣的說法嗎?
孫:西昌發射基地主要是發射我們地球近置軌道衛星的一個基地,我想將來可能會考慮,建一個發射場也很不容易,乃重要基礎設施。現在三個發射場都各有分工,我給你講一個數字:我們現在進行了104次發射,前50次發射用了將近28年。到了98年,我們後來的50多次發射只用了9年,所以隨國家的經濟、社會發展,對航天的需求會愈來愈大,發射數量會愈來愈多,也許光一個發射場 可能還不夠。

吳:這四個發射場可能都用得上。

孫:都可能用得上。當然可能海南將來建成以後它將會是一個重點。

吳:今年9月開始一直到明年的春天,包括中國、日本、印度都陸續發射月球衛星,而且美國也宣布了重返月球的計劃。你怎麼看待新一波月球探月的熱潮?

孫:這個是一個共同和平利用外層空間的課題。我們也是贊同支持的。應該針對各個方面的重點,我們可以在世界各國之間做一些協調分工。從去年到今年,這幾年實際上國際間也開了不少空間探索大會,包括今年4月份我就去歐洲參加了以歐空局等國家為主的,也制定了未來20年空間探索計劃的大會,今後合作的前景應該還是很廣闊的。

吳:二期工程已經報了國務院,等到立項以後才會正式動,可否告訴我們現在二期工程要攻克的難關有哪些。

孫:我們月球探測工程以繞、落、回來去概括。繞就要圍繞月球環繞,要解決怎麼繞起來;而落呢,難點就在落,怎麼能保證我們陸器能很安全的落在月球上,落的環境要準確的選點。它繞月球飛行每秒鐘將近2.3公里啊,這麼高的速度,一般的東西,這個速度落上去就摔得粉碎的。而回也就是第三步的難點,怎麼能夠取得一些月壤以後,保證它安全回來。月壤取完以後還要把它安全放在某個容器內,不能讓環境污染它。

吳:你剛才提到了載人航天,有一個說法,在08年的時候神七有可能會升空,目前想要攻克的相關技術,是不是大部分都已攻克了?

孫:現在還沒有一個很準確的發射時間表,因為神七絕不會是神六的一次簡單重複。它有很多新的技術,新的這個設備,包括宇航服要我們研製。特別是關係到宇航員出艙後的生命安全,要在地面反複做實驗,因為我們不可能打到天上以後再在天上維修。

吳:宇航服設計出來了嗎?

孫:設計出來了。出艙以後外面大氣壓是零,人的血壓在這種情下是不行的,要靠宇航服保護,還要保證呼吸,外頭的空間是零下將近270度,還得保證正常運動,所以這個是科技含量非常高的一件衣服。

吳:中俄合作剛開始是誰動議,怎麼達成這樣一個協議?

孫:2000年開始了第一次會議。從04年,到06年,我們有一個合作的大框架,像04年到06年我們有一些像設計空間科學,空間應用等具體的航天技術方面的合作。我們又制定了07年到09年的合作,包括了火星和火衛一的合作。

去年我們就正式簽署了兩國政府間的火星和火衛一合作的協議,這是我們中國航天合作很重大的一個項目,我想對後續的無論在衛星的合作,就是繞地球運轉的衛星,還是深空探測方面,也是很重要的一個起點。我們同歐洲也開展過合作,你可能也聽說過雙星計劃吧。

我們和俄羅斯還有一些具體計劃,比如說他們也有導航定位系統。這個系統,全球導航定位有24顆衛星,它一定要保證在任何一個地點任何一個時間天上有4顆衛星,這樣就可以作XYZ三點定位。俄羅斯前期也有教訓,由於一些無線電芯片設計的問題,賣得很貴,導致地面花了很多錢, 應用卻很差。這一點就不如美國做的GPS,也是全球導航定位,24顆衛星。當然美國現在正增加一些衛星的數量,精度在不斷的提高。我們這個芯片已經研製出來了,跟俄羅斯成立了合資公司,也準備要賺點錢。這個導航定位系統再結合我們現在中國要搞的北斗系統,它可以把它兼容,可以同時用他的衛星也用我們的衛星兼容起來,如果製成這種接收機我想它的應用市場會很大的。

吳:北斗衛星二期工程我們打算從現在的衛星數增加到30個衛星,完成之後一般老百姓能夠享受到什麼好處?

孫:全球導航定位系統確實對一個國家的經濟科技綜合實力有很重要的體現,也是一個支。歐洲人搞伽利略計劃就是他們要賺錢,導航定位的應用,有空間段、地面段應用段,目前大家一說汽車上裝一個,輪船上裝一個,飛機現在很多裝了導航定位系統以後它可以盲降,因為導航定位的精度非常高,現在有的人已經把導航定位接收機放到手表裏了,走到哪知道在哪,在小孩身上綁一個,小孩跑到哪找不了一開起來就知道他在什麼位置,我們在國內現在做了統計,去年我們這個導航定位的產業,已經達到將近100億,全國有38萬輛機動車都用上了這個導向定位。

吳:是用北斗嗎?

孫:主要還是GPS,北斗還是要經歷一個過程,到2020年,據經濟專家市場分析,我們國家的移動通信,和汽車肯定是在全世界排首位。市場對導航定位產業化的帶動是非常大的,所以這個應用前景是非常廣闊。

導航定位北斗,我們國家也開始在民用產業積極推廣,一個是包括接收機一個應用的範圍,最近我們開了一次民用航天的大會,找了一些單位介紹經驗,有北京交通局,他們已經利用北斗導航系統的報時功能,告訴你交通哪裏堵塞了,好等你轉到另外一個交通路口,節省燃料的耗費。這個做得很好,我們也準備把它作為一個典型來推廣,當時我們比較多的談到空間探測,航天發展很重要在應用衛星和衛星應用,這是結合我們國家的國情,是我們發展的重點,所以對後期我們的航天發展很重要,一個是要提高我們的自主創新能力,再一個就是要擴大我們航天的產業,要打造產業鏈,叫擴大規模,拓展領域提高水平,真正使得這個老百姓感到我們航天的這些技術,可以是無處不在,實際現在也是這樣子,你比如每天看的電視沒有衛星,如果沒有衛星通信那你很難解。

吳:有人說如果中國北斗衛星整個二期完成的話,它的水平已經達到了甚至超過GPS,無論北斗衛星或美國的GPS都具國防目標,你怎麼看?

孫:導航定位衛星,無論是美國的GPS,歐洲搞的伽利略到我們的北斗,我想它一定是為一個國家經濟建設社會發展還有國家安全服務。美國為什麼其導彈炸得那麼準,因為它裝了GPS的衛星定位所以它的精度可以達到很高,而且他現在在不斷地提高精度,當然我想和平發展還是當今世界的主題,我們這個系統,應該更多的為國家經濟建設、社會發展服務。

[文/吳小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