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05/2007

楊照被李希特本質的美感動

想樂﹕主觀中的客觀
文章日期:2007年12月5日
【明報專訊】一九六一年七月,傳奇鋼琴家李希特首度訪問英國,在倫敦開演奏會。在冷戰架構下,蘇聯與西方國家長期隔絕,五○年代後期,蘇聯派了吉利爾斯到西方巡迴,表達「善意」,吉利爾斯的技巧、力度和寬廣的曲目,震撼了西方音樂界,不過更震撼的是吉利爾斯面對各方讚美時,神秘的反應﹕「等你們聽到李希特再說吧!」

一九六○年,李希特終於到了紐約與巴黎,讓西方真正看到聽到他,一九六○年三月巴黎公演之後,原本預定就要馬上渡過英吉利海峽,到倫敦獻藝演出。不料就在演奏會開始賣票前幾個小時,李希特宣布因身體不適被醫生強制取消倫敦之行。

延遲了一年後,李希特再度安排的倫敦演奏會,一天之內就賣光所有門票。聽眾充滿期待地迎接李希特到來,而且美國、法國的樂評也預告了李希特的演出勢必精彩。

李希特在皇家慶典廳連彈了三場不同曲目的獨奏會,第一場彈海頓和普羅高菲夫,第二場蕭邦和德布西,第三場則是舒伯特和舒曼,三場跨越時代、樂派風格的獨奏會,買票進場的聽眾大多覺得值回票價。

然而倫敦主流媒體的反應,卻充滿了負面甚至尖刻的批評。《觀察家報》認為選擇普羅高菲夫是個不智的選擇,李希特的演奏無法說服聽眾普羅高菲夫夠格可以和海頓、蕭邦等人平起平坐。《衛報》直接說李希特的彈奏方式「老式,而且土裏土氣」。《每日電訊報》說他「神經質地用肌肉創造緊張」,又說他「孤僻禁忌,缺乏熱情」。還有《泰晤士報》指摘他的彈奏「完全沒有人文接觸,表現一種我們只能毫無感情地觀察的神秘超越性」。

這些專業樂評努力要說服聽眾,李希特其實沒那麼了不起。李希特不過是從落後蘇聯來的一個鄉巴佬鋼琴家,他不是沒有本事,但同時代和他一樣有本事的西方鋼琴家多的是。

飽受樂評轟炸之後,李希特休息五天後再度登場,和由孔德拉率指揮的倫敦愛樂演出。第一場演出德弗札克和蕭邦作品,第二天倫敦各家早報不約而同保持低調沉默,沒有太多報道和評論。第二場協奏音樂會,李希特一口氣演奏了李斯特第一號和第二號鋼琴協奏曲。終於,樂評家不能不表態了

應該說,樂評家不能不對李希特的音樂全面投降。《泰晤士報》開頭含蓄地說﹕「李斯特的作品從來不曾那麼不猥瑣過。」接稱讚﹕「李希特的智慧、想像與高貴,給了李斯特音樂從那些討厭詆譭他的人腳下,有了翻身機會。」《每日電訊報》則說﹕「聽這些音樂,我只能相信李斯特這些作品,根本就是特別以李希特為對象寫的!」

倫敦主流媒體不得不承認﹕李希特不是一般鋼琴家,同時代沒有什麼其他鋼琴家,可以和李希特相提並論

為什麼會有這樣的轉折?因為倫敦樂評家們,原本多麼看不慣大眾一窩蜂捧明星的狂熱!帶這樣的主觀情緒,他們就會在李希特的音樂會中聽到各種令人皺眉的缺點了。他們多麼樂於宣揚這些缺點!

可是標準主觀的音樂,到了一個層次上,卻有不容否認的客觀性。好音樂說服人必須面對自己的感動,無法說謊說假話。一旦誠實承認感動,那麼所有原本看來那麼強烈的外在因素干擾,就瞬間消退了

倫敦樂評人們幹嘛自打嘴巴前倨後恭?沒什麼別的,他們被李希特的音樂感動了,和音樂本質之美直接相遇,就再也沒辦法用外在的其他情緒來聽音樂說音樂了。

音樂看似主觀,也有很多人以主觀做藉口,摻雜外在情緒與因素來對音樂評頭論足。然而這種主觀其實只能在一定層次以下運作,在更高的地方,音樂的智慧、想像與高貴綜合之處,另有一種不容謊騙的客觀存在。[楊照 台灣作家.《新新聞》社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