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18/2007

戴安娜。悲劇新定義。人生無常。

K,
故,國人語:人生無常。

這四個字,恰恰是Mayboy在大學畢業紀念冊上留給小女子的。
因了四個字,因了一句話,小女子追隨其廿年有余。
回首,已半生。

小女子,十八歲,頓悟:置于死地,而后生。
賺回,又半生。

如今,新輪回。
不言死,只談生。
前世,今生,來世,都是生。
冷暖自知。

戴安娜悲劇:悲劇新定義
文章日期:2007年9月18日
【明報專訊】古希臘的(人的)「悲劇」,是「自由奴隸」的英雄式失敗。自由的奴隸要爭取自主、自由的實體性、主體性、本體性,「萬類霜天競自由」,其意識情思想像、行動歷程和結果就是「悲劇」。

「悲劇」方程式:(1)天上諸神作弄民間的人,給人自由意志,又主宰人的命運,人注定受制於命運,注定要反抗,成功也注定失敗;(2)成敗見諸日常人際關係、戰爭、藝術、知識和利益;悲劇的內在規律是真善美醜惡意貴賤互生,偶然和必然交織和轉化,人一旦給捲進去,生死榮辱親疏敵友、希望和絕望「同屬虛妄」;(3)英雄和凡人的「人、神、聖、妖、魔」的多重角色混合,恩怨情仇和悲喜混合,原來「人、神、聖、妖、魔」是一體,一體又分化,「人、神、聖、妖、魔」多角互鬥交戰,煞有介事,彷彿都很嚴謹正義,對他者對自己愛恨逆轉莫辨;(4)「人性、神性、聖性、妖性、魔性」任何一點都可能是人的自由意志進入悲劇的觸發點,一旦過了時空和人事的交叉點,啟動「悲劇」機制,悲劇停不了,始作俑者無能為力,敵友損益都失控;(5)人不屬於自己,人和人的恩怨情仇,可能是人和神的恩怨情仇;或天降災難,或平白無事人主動自找的,人和人的自由意志在浩瀚的茫然中磨碎,在消磨中留下「記憶」,成就人的實體性、主體性、本體性。

戴安娜悲劇,是古希臘悲劇的「現代化」。她的命運不是神的意思,而是人造的。她的家人、英女王夫婦和王太后、查理斯、社會各黨派、政府首相、媒介,以至全世界和NGO,統統都在製造她的命運。她不屬於她自己,外力有絕對不可動搖、合情合理和清清楚楚的要求,她要做她自己便要服從,她也每個角色都試試看,每一次試都當行出色,但多種角色互相矛盾,人人陪她「人、神、聖、妖、魔」交戰,多極無極。

古希臘悲劇中,人是「神的自由奴隸」;「現代」臘悲劇中,人是「眾人的自由奴隸」。古希臘悲劇中的「自由奴隸」是神之下的精英貴族;「現代」悲劇的「自由奴隸」是「庶民森林」中的精英名人(影視歌唱和體育明星)。

[洪清田 midtop@gmail.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