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06/2007

書掌故。王文興《十五篇小說》


十五篇小說
作者:王文興
出版社:洪範
出版日期:1979年09月01日
語言:繁體中文 ISBN:957952565X
裝訂:平裝
K,
一九七九年,寫字的人,在臺灣,是怎樣的心態呢?想知道。書,是很難遇到了。或許,等?
本文作者很有趣,難道不知道,真讀書,本來就是“從頭到尾,從尾到頭,竟也同樣通達流暢……這種用逆向閱讀來換取的快樂的視線倒錯是種快樂……”。
小女子甚至,新書都會倒著讀。一邊讀,一遍猜,不是結局,而是過程。
我們學編劇,有個功課,就是看著眼前的你,“從最後開始”,為你寫小傳,也就是,小史啊。每個人,每一天,每個眼神和動作,每句話語和心思,都不是空穴來風。所謂,“無一字無出處”,是也。
好的編劇,不著痕跡。他(她)啊,讀的是人心。

從最後開始
文章日期:2007年11月6日

【明報專訊】相逢恨晚。

在《十五篇小說》裏,王文興這樣形容愛情:愛原來是一種燃燒,光亮的火光如果是愛的快樂,造成這火光的卻是燃料牠自己的燒灼。我實在不能相信這種用燒灼自己來換取的快樂的自虐倒錯是種快樂……

真的相逢恨晚——我決心要追回與他之間的一切。

大學時候老師為了降服學生,將課程需要的文本,已一減再減至一「篇」也不能少。所以王文興那僅僅三百字的小說──不消三分鐘,就能讀畢應付老師的「小」品,成了同學上導修課時——《最快樂的事》(就算按王建議讀者每小時一千字上下的閱讀速度,也不過是十來廿十分鐘,非常划算)。《家變》讓王文興紅了。他的風格一方面被認為是前衛創新,一方面又被批評是「離經叛道」的「異端」。就是這點「標奇立異」的印象,與一個連續劇的書名,當時的我連眼角也沒瞄他一眼。

這幾天在圖書館裏找到他的《星雨樓隨想》,每篇都以短句組成。散文像詩,詩式散文。書中最後一章〈德游粼影〉,從柏林、德勒斯登、慕尼黑寫到海德堡;從德國人、德國啤酒、德國樓、德國狗寫到德國小街的一隅……看到最後一頁,有點意猶未盡,於是我在最後一句重新出發,從海德堡開始,一直往前看,結束在柏林;從德國小街的一隅開始,結束在德國人(德航的空勤男女一律用老者)。

從頭到尾,從尾到頭,竟也同樣通達流暢……我實在不能相信這種用逆向閱讀來換取的快樂的視線倒錯是種快樂……
[周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