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28/2007

书展二题。

雜交平台

文章日期:2007年7月28日
【明報專訊】書展辦了十八年,不能不算是一個「品牌」了,但每年依然面對「熱鬧有餘,文化不足」的質疑與批評,可見這個「品牌」仍未符合一些人的期待。
到底期待些什麼呢?所有秘密或許在於一個「書」字。兩岸三地的華人社會,雖然早已是物慾為先、貪念先行,但對於書本這種東西始終有神秘的殘餘膜拜心理。
知識界固然認為閱讀應該是精緻優雅的行為,「讀書好,讀好書」,似乎非好書不能讀,又若讀書必須要揀好,因此對於一個出現七十六萬人次、人擠人、背貼背、萬書「雜交」的書展,他們是不可能瞧得起的。
有趣的是連坊間民眾亦用另一種特殊的方式對書本展現了特殊的期望,譬如說,當明星藝人出版了一些或許做「書」的物件,不管內容何等莫名其妙,人們便會尊稱其為「才子」、「才女」,報紙記者亦會煞有介事地追訪報道;彷彿凡跟書本沾上了邊,便有高人一等的身分。
由於從一開始在心底替「書」字安放了一個位階較高的牌位,加上偶爾錯認香港特區真的等同於倫敦和巴黎,我們對於「書展」的認知、評價、估值即難公允。
其實香港書展就是「香港」書展,充分反映香港社會的性格特質。它由負責搞貿易的政府機構做「正莊」,由一些主流媒體做「幫莊」,提供了一個雜交平台,每年讓數十萬人來此各取所需。來買平書的,來索簽名的,來湊熱鬧的,來聽演講的,人來我又來的,總之不管你懷抱的是什麼目的(當然可以有不止一個目的!),像超級市場的廣告詞一樣,「總有一款適合你」,只要你肯來,便是好了。
香港書展,「香港」書展,是一杯道地的港式鴛鴦,奶茶加咖啡,濃淡自調。值得高興的是,「香港」書展有自己的成長歷程,攤開十八年,細看一筆帳,靜心思量,很難說它在推廣閱讀上沒有半點功德。而更值得慶幸的是,香港其實有不止一個書展,各式各樣的、大大小小的、街頭商場的,都有,相加起來,便又是另一種香港特色,以量取勝,香港人總不願意蝕底。
[馬家輝 http://www.makafai.blogspot.com]

書展的靈魂和軀體
文章日期:2007年7月28日
【明報專訊】書展曲終人散,入場人數創新高,達76萬,減去重複入場和內地遊客,也接近香港人口的一成。經濟好轉,銷情理想,有超過1億元生意額,每人大約平均花150元買書,單從數量計,成績非常可觀。
今年書展主題,定為「閱讀香港」,主辦當局也頗花心思,邀請名家演講,差不多每位都涉及大會主題,現場反應也尚算不錯。但即使演講場場爆滿,名家見解深入獨到,但演講與賣書各自獨立,各自生存,各不干涉,沒有結合,更無互動。靈魂和軀體各自分離,「閱讀香港」的主題,無法在短短一星期的書展中突顯出來,浪費人們的心血心思。
首先是媒體。主流傳媒關心的只是入場人數和銷情,哪本書好賣,哪個簽名會人龍夠長。電視媒體報道的是媽咪帶兒子掃貨,海外歸僑塞滿手提箱滿載而歸,對什麼「閱讀香港」,如何「閱讀香港」,差不多隻字不提。
政治記者在書展找題材,也是煲呔與袋巾繼續較勁,誰受歡迎簽名最多書賣幾本,全都是政治八卦花絮式的報道,把嚴肅的問題娛樂化,淺薄浮面,始終如一。
大會主題是「閱讀香港」?媒體不關心,入場的掃貨者不留意,甚至聽也沒有聽過。於是,「閱讀香港」的主題化作一縷青煙,消失於76萬熱哄哄的人群中。
能怪誰呢?所謂書展,與其說是文化活動,不如說純是一門生意。會展出名貴租,幾十呎丁方的一個攤檔,盛惠2萬大元,出租政策也是扶強凌弱,大客戶有選擇優先權,位置便利,人流暢旺,小客戶只有揀剩下來冷清不便的位置。但無論身處通衢大道還是山卡啦,都是統一收費,分毫不減。
只租一個攤檔毫不起眼,人群一擁而過,根本沒有察覺你的存在,於是一租起碼幾個單位,成本大增,對於小小出版社來說,是不能承擔之重。為免血本無歸,支付租金燈油火蠟,只能一心一意把心思放在銷情上,那個什麼撈什子的大會主題,與我何干?
[吳志森 http://samngx.blogspot.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