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17/2007

龍口粉絲。牽掛。

牽掛
文章日期:2007年11月17日
【明報專訊】要趕去機場,時間很緊,路上不知塞不塞車,但我還是給麗莎打了個電話﹕「10分鐘後到你家。然後直奔機場,準備點吃的給我。」

10分鐘後,麗莎趿拖鞋,穿著運動褲,素顏直髮下樓來,我們坐在她陽光滿滿的客廳裏。她開始談正在讀的飛力普‧羅斯的小說,我猛喝一杯500cc的優酪乳加水果,囫圇吞一個剛做好的新鮮三明治。吃完喝完,還帶一杯滾燙的咖啡,有蓋,有吸管,匆匆上車。上車時,麗莎塞給我一本書,《二零零七美國最佳散文選》,讓我帶上飛機看。

車子啟動,將車窗按下,看門裏目送我離去的麗莎,我用手心碰唇,給她一個象徵的親吻和擁抱。

一路飛奔到機場。臨上機,再給她打個電話﹕「你讓馬莉去幫我打掃時,拜託,洗衣機裏有洗過的衣服忘了拿出來晾,請她處理,還有,冰箱裏過期的東西全部丟掉。都發霉了。」麗莎說,「沒問題。你要保重。」我也說,「你保重。」
然後我關了手機。提起行李。

這麼常地來來去去,這麼常地說「你保重」,然而每一次說「保重」,我們都說得那麼鄭重,那麼認真,那麼在意,我想是因為,我們實在太認識人生的無常了,我們把每一次都當作可能是最後一次。
到了香港,一踏出機艙就打開手機,手機裏一定有一則短訊﹕「在A出口等候。」大廳裏,不管人群多麼擁擠,C一定有辦法馬上讓你看見她,她總是帶盈盈笑意迎面走來。她的一隻手裏有一杯新鮮的果汁,遞給你,另一隻手伸過來幫你拖行李。「要不要買牛奶回家?要不要先去市場買菜?」她問。

她開車,一路上,絮絮述說,孩子、工作、香港政治、中國新聞,好笑的人、憤怒的事、想不開的心情。我們平常沒時間見面,不知怎麼接機或送機就變成一個流動中的咖啡館,滑行中的聊天室。車子在公路上滑行,我總是邊聽邊看車窗外的風景,兩邊空濛,盡是大山大海大片的天空。如果是黃昏,霞彩把每一座香港的山都罩上一層淡粉的薄紗,溫柔美麗令人瞠目。

偶爾,車子也是流動的寫作室。有一天,要從新竹開車南下300公里去探視母親,但是要出發時,手邊一篇批判總統先生的大文章雖然徹夜寫作卻尚未完稿,怎麼辦呢?榮光看看我一夜不眠、氣色灰敗的臉孔,豪氣地一揮手,決定作我的專用司機。他前座開車,讓我蜷在後座繼續在電腦上寫作文。4小時車程,到達屏東,母親的家到了,文章剛好完成。榮光下了車,拍拍身上灰塵,一身瀟灑,轉身搭巴士回新竹,又是4小時車程,獨自的行旅。

有時候,是你牽掛別人。一個才氣縱橫的人中風昏迷經月不醒。你夢見他,夢見他突然醒來,就在那病房榻上,披衣坐起,侃侃而談,字字風趣,用中文談兩岸的未來,用英語聊莎士比亞的詩。醒來,方知是夢,悵然不已。

或者是一個10年不逢的老友。久不通訊,但是你記得她在小院裏種的花香,記得她念詩時哽咽的聲音,記得她在深夜的越洋電話裏談美、談文章、談人生時的種種溫情。你常常想到她,雖然連電話號碼都記不全了。

或者是一個常常有訊息的人,你在報紙上讀到他的消息,在電視上看見他的談話,為每一個讚美他的報道高興,但是你隱隱地擔心,擔心他過度操勞,擔心他不知節制,擔心他有一天被自己的熱情和理想壓垮。

有時候,是別人牽掛你。他,有時是她,時不時來一個電話,電話講完了,你輕輕放下聽筒,才覺得,這其實是個「相見亦無事,不來常思君」的電話——什麼事都沒有,只不過想確認一下你還好,但連這,也不說。
昨晚就有一個約會,時間未到,乾脆到外面去等,感覺一下秋夜的涼風。在暗夜中,我靠大石柱坐在地上。他出現時,看見我一個人坐在黑暗的秋夜的地上。

有光的時候,他遲疑地說,「我覺得你——憔悴了。」

我穿著一身黑衣,因為上午去了一個告別式。在低低的唱名聲中,人們一波一波地進來又一波一波地離去。

[文/龍應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