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17/2007
尺度尺度
K,
今天全天泡在中改院的國際研討會上,現場見識了十七大之后,“表達權”的進步。至少,遲福林的主旨發言,將二十年前從理論上已經研究成熟的對政改的闡述,精準地演講了出來。這在十七大前,不可以想象,在北京或許也難以說出來。
全天的會議,在政改里掀起了一波波言語潮,好像從人們壓抑許久的心中噴薄而出。海南大學法學院原院長王俊巖教授,大聲在現場提問稱,當前中國的“一(黨)二(黨委、政府兩張皮)三(三權不分立)”,是不是已經制約社會發展,應當向哪里去?
寧思的主持,斯文中見鋒芒,一如他的專欄人式的《總編輯時間》風格。他說了兩句叫小女子感慨的話:
一是,向三十年前赴后繼的改革者致敬;二是,在越南政府研究機構分享越南改革開放經驗后,適時指出:越南少有“黨禍”,故難見中國的理論之爭。
午間,安排寧思采訪了遲,兩人竟然有很多相似的經歷,一見如故。遲接受采訪時,一個主要的判斷是:當前仍在社會主義的初級階段,是向市場經濟轉軌的進程之中,經改政改均屬必然過程。
有趣的是,現場的尺度叫人振奮;可是,我們的通稿,真金白銀的論述,還是不能發。也是過程,關于“表達權”。
小女子晚上喝粉了臉——那么,我們等吧。等得到么?快沒有激情了。
一同采訪者,有不少來自北京的同行,一水理論版主編:《人民日報》、《經濟參考》、《光明日報》、《中國經濟時報》、《中國新聞周刊》……其中,有小女子北大中國經濟研究中心的同期校友。
“中國改革步入三十年回顧與展望”國際論壇在海南開幕
中新社海口十一月十七日電(關向東 彭小雲) 十七日,“中國改革步入三十年——回顧與展望”國際論壇在海口開幕。這是中共十七大之後,國內首個以中國改革三十年為議題的研討會,為期三天,由中國(海南)改革發展研究院和德國經濟合作與發展部聯合主辦。
本次論壇議題包括中國近三十年的改革實踐、中國對外開放三十年、社會管理體制改革、新階段的改革等內容。
中國(海南)改革發展研究院院長高尚全在開幕式上作了主旨演講。他認為,改革開放是中國近三十年快速發展的基本前提,三十年的改革開放開啟了中國發展體制源泉,但現在中國仍是一個發展中的大國,按照科學發展、社會和諧的要求推進全面改革。
在題為“新階段的全面改革”演講中,中國(海南)改革發展研究院執行院長遲福林認為,中國進入了全面改革的新階段,全面利益關係調整更具深刻性、複雜性。
來自國內外政界、學界、傳媒界的專家學者近三百人參加本次會議。中國(海南)改革發展研究院成立於一九九一年,是聯合國發展計畫署(UNDP)在中國資助的為數不多的研究機構,以轉軌經濟理論和政策研究為主。(完)
××××
高尚全認為,中國發展中的問題始終與制度不完善相聯繫
香港中通社海口十一月十七日電 (關向東 彭小雲)“中國既是一個發展中的大國,也是一個改革中的大國。進入改革發展新階段,中國在經濟快速發展的同時,矛盾與問題也比較突出,這些發展中的問題始終與制度不完善相聯繫”。十七日,中國(海南)改革發展研究院院長高尚全如是表示。
“中國改革步入三十年——回顧與展望”國際論壇在海口開幕,高尚全在開幕式上作了題為“只有改革開放才能發展中國”的主題演講。他認為,改革開放是中國近三十年快速發展的基本前提,三十年的改革開放開啟了中國發展體制源泉,但現在中國仍是一個改革中的大國,發展中的問題始終與制度不完善相聯繫,要按照科學發展、社會和諧的要求,中國要推進全面改革。 他指出,中國發展中的問題始終與制度不完善相聯繫,可以舉幾個例子來說明:一是可持續發展問題是同市場制度不完善相聯繫,如資源環境問題突出反映出資源要素領域市場化改革滯後。
二是民生問題是同公共服務體制建設滯後相聯繫,如看病難、上學難、養老難等問題凸顯,主要在於還沒有建立起一個與現代市場經濟體制相配套的公共服務體制。
三是收入分配差距比較大,既反映市場機制不完善,也反映了再分配體制的缺失。
四是對外開放品質和水準不高也反映相關制度建設的滯後。如人們擔心的經濟安全問題,主要還是因為沒有建立起一整套與全面對外開放相適應的風險防範機制。
******
这是两篇编辑后并未发出的稿件。
遲福林:中國進入全面改革新階段發展性壓力全面增強
中新社海口××月×日電 (記者 關向東 彭小雲)“中國已進入全面改革的新階段,全社會面臨的生存性壓力在逐步減弱,發展性壓力在全面增強”,中國(海南)改革發展研究院執行院長遲福林,今日在此間舉辦的“中國改革步入三十年回顧與展望”國際研討會上作出上述判斷。
遲福林認為,進入新世紀以來,從消費結構、產業結構、就業結構、城鎮化率、社會結構的變化來看,中國已開始由生存型社會向發展型社會過渡,發展性壓力在全面增強。例如,可持續發展中的資源環境、城鄉區域的均衡發展、公共需求全面快速增長,以及公共治理、社會結構變化帶來的壓力等矛盾和問題日益凸顯。這些矛盾和問題有發展過程中的必然因素,但更多的是由改革不到位形成和積累的體制性矛盾。
他指出,發展性壓力增大的矛盾和問題,涉及到市場經濟體制的進一步完善,也涉及到以改善民生為重點的社會體制改革,還涉及到政治體制、文化體制的變革和創新。適應新階段發展的要求,應當由以經濟領域為重點的改革轉向全面改革。
他認為,新階段全面改革的主要任務包括以促進國民經濟又好又快發展為目標深化市場化改革;以發展民主政治為目標推進政治體制改革;以實現基本而有保障的公共服務為重點加快社會體制改革;以豐富和創新文化為目標的文化體制改革;實行更為積極主動的對外開放戰略。
遲福林指出,中國正處於由開放大國向開放強國轉變的關鍵時期。抓住機遇,進一步提高開放型經濟水準,關係到改革發展的全局。(完)
×××××
遲福林:中國進入全面改革新階段 政治體制改革現實需求增大
香港中通社海口××月××日電 (記者 關向東 彭小雲)“中國已進入全面改革的新階段,政治體制改革現實需求增大”,中國(海南)改革發展研究院執行院長遲福林,今日在此間舉辦的“中國改革步入三十年回顧與展望”國際研討會上作出上述判斷,這是中共十七大之後,國內首個以中國改革三十年為議題的研討會。
遲福林認為,同以往的改革開放三十年相比,新階段政治體制改革的現實需求要大得多,迫切得多。
他指出,實現經濟發展方式的轉變,首先在於通過政治體制改革,實現經濟運行機制由政府主導向由市場主導的轉變,為市場在資源配置中發揮基礎性作用提供體制保障;推進以民生為重點的社會建設,重要的是通過政治體制改革,確立政府在公共服務供給中的主體地位和主導作用,以強化政府的公共服務職能,提高政府的公共服務能力;解決腐敗問題,重要的在於通過政治體制改革,從制度上制約權力與資本的結合,解決體制性、機制性的腐敗問題,以使權力正確行使;統籌中央地方關係,其實質是通過政治體制改革形成一個合理的中央地方權力和利益格局,並建立與此相適應的財政稅收體制和官員考核機制;行政管理體制改革的實質性突破,取決於能否通過政治體制改革,形成一個決策權、執行權、監督權既相互制約又相互協調的權力結構和運行機制。由此,奠定公共治理結構的制度基礎和制度保障。
他建議,以政治體制改革促進新階段全面改革的實質性進展。
他認為,政治體制改革滯後的局面不改變,在相當大程度上會影響整個改革發展全局。隨著經濟、社會的發展,公共治理結構中的一些矛盾凸顯。例如,行政成本增大、行政效率低下的問題;人們政治參與積極性提高與表達管道不相適應的問題;政府中的某些腐敗問題與社會監督機制不健全的問題;利益多元化與社會組織發展滯後的問題;公共政策制定中的公眾參與問題等,這些都對改善公共治理提出新的要求。改革完善公共治理結構,要使公共政策的制定和公共權力的行使能夠超越部門利益、行業利益、地方利益的局限和束縛,並受到社會的監督和制約,以維護社會公平正義。
遲福林指出,適應新階段經濟社會發展的現實需求,改善公共治理的關鍵是加快推進行政管理體制改革。應當加快實行職能有機統一的大部門體制,健全部門間協調配合機制。同時,要強化政府社會性公共服務職能,適應全社會公共服務的需求,需要進一步明確中央與地方的公共服務分工。在確保政府在公共服務供給中主體責任的同時,應當注重發揮市場機制的作用,鼓勵和支援民間組織在公共服務供給中扮演重要角色。為使公共政策能夠始終代表和體現公平正義,還應加快建立有效的政府監督體制,嚴格規範行政立法程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