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11/2007

龍口粉絲。關于新書的資訊。

母子對話錄 2007年11月11日
廣 告

【明報專訊】龍應台兩年前開始在報紙發表她和兒子的對話文章,令好多人感動落淚,呢批好稿,最近分別響台灣和香港結集出版。

台版書設計別緻,採用「雙封面」,一書兩面,一面係佢個高大威猛兒子安德烈的照片,背景用綠色;另一面則係龍應台本人,背景紅色,放響書店內,令人誤以為係兩本書,好有新鮮感。

香港版的設計則較傳統,而且,不知何故,「要仔唔要」,只用安德烈的大頭照做封面,龍應台的照片只出現在扉頁,或許出版社知道,香港市場始終最鍾意係靚仔,有一對咁深邃的眼神,就等於銷路有保證。呢種市場觀念,就係香港精神的最具體展現啦。

龍應台母子結集名為《親愛的安德烈》,安德烈在台灣的對談會上表示,這些通信令他更了解有血有肉的母親,且看他在香港的對談會上又會講乜。 對談會將於周六下午在港大圖書館舉行,意者請電2821 5023取票。
******
中國時報
E7 | 人間副刊 2007-11-09
《■文化看板》舉起敲門的手──21世紀兩代的「背對背」

提到龍應台,大部分人知道她是位犀利果敢的時事、政治、社會評論家,但是當她面對自己親手帶大的兒子安德烈時,她只是一位想了解成年兒子、試著進入他的內心世界的普通母親。隔著30年的世代、隔著東西的文化鴻溝,龍應台如何回應兒子給的難題?如何開啟兩代對話?

11月10日(週六)下午2:00龍應台將在師範大學體育館,與讀者分享這個令很多人為難的兩代關係,且聽她如何回應新世代給的難題。此場次由詩人楊澤主持,天下雜誌主辦

*******
明報
D09 | Happy PaMa | 親子活動 2007-11-09
龍應台開壇

活動:龍應台讀書會(一)

講題:舉起敲門的手── 21 世紀兩代的「背對背」(龍應台與安德烈對話,馬家輝主持)

日期:11 月17 日(周六)

時間:下午3:00 至5:00

地點:香港大學圖書館

主辦:香港大學新聞及傳媒研究中心、香港大學圖書館

協辦:天地圖書

查詢:2821 5023

索取講座門券

天地圖書現送出上述講座門券10 張給《明報》Happy Pa Ma 讀者,有興趣者請剪下本段短文(影印及網上列印本無效),連同姓名、聯絡電話、索取門券數量(每人最多2 張),及一個貼上$1.4 郵票的回郵信封,寄往「香港灣仔皇后大道東109 至115號智群商業中心13 字樓天地圖書有限公司」,信封面請註明「索取龍應台讀書會(一)門券」。先到先得,送完即止。截止日期:11 月13 日
******
海峽都市報
A37 | 台灣新聞·社會 2007-11-09
龍應台談親子關係:"我被兒子修理得好慘"

據中新社消息,邁入五十歲、事業有成、生活穩定,但上一次和上大學的孩子促膝長談是什麼時候的事?台灣作家龍應台坦承她面對下一代,飽受挫折、為難也傷痕累累。她又哭又笑地說:"我真的被修理得好慘!"這是一個母親的真實心聲,也是外界不熟悉的龍應台。

龍應台將自己與長子安德烈近四年來的36封"家書"結集出版《親愛的安德烈》,出版社特別為這對母子拍攝了一部溫馨的紀錄短片,在7日的記者會上現場播映。看完後,向來以強悍傲氣聞名的龍應台哭了。

21歲中德混血的安德烈是龍應台的大兒子。他生於台灣,8個月大時移居瑞士及德國,目前就讀香港大學經濟系三年級。在13年前龍應台的《孩子你慢慢來》里,安德烈是龍應台筆下的"安安",一個被她形容成"有點嬰兒肥……滿頭卷發……像個小狗熊……我可以從頭一直親到腳指頭……愛得要死"的小男孩。

曾一天傳20個簡訊

曾幾何時,小男孩長大了,面對呼風喚雨的龍應台,他極無法適應。她一走近孩子就退後,她要跟孩子聊天,竟被反問"要談什麼",巨大的失落感讓她頹然不知所措,直到兩人受雜誌之邀,開始以電子郵件、在線實時通信,共寫專欄,溝通終於有了起點。

新書發表會上,在香港的安德烈透過視訊,表達了他對這位超級強勢媽媽的深愛與無可奈何。

安德烈爆料,龍應台太愛打電話給孩子,也曾經一天傳過20個簡訊給他,半夜3點還"奪命連環傳",讓他頗為頭大,朋友們還誤以為安德烈交了位個性纏黏的女友。他透露當初之所以同意協力完成專欄,是因為他心裡想:"好吧!如果寫信,可以讓她不要再一直不停打電話給我的話,那我就寫吧!"

媽媽太嚴肅認真

安德烈甚至說,在他心裡,龍應台其實是個非常不幽默的人,太認真、太嚴肅,假使是同儕,他不太可能選擇跟龍應台做朋友,更遑論是女朋友了。

聽兒子說自己,龍應台有時還尷尬地自言自語:"好丟臉喔!"這種真情流露與尷尬,有別於她針砭大事時的氣勢。

龍應台說,在兒子面前,她是一個無助且無能的母親,有時她很氣惱自己竟然如此願意低聲下氣,但事後自己又想通:"你是因為愛才顯得這麼無能,因為愛,才低聲下氣。"她體驗到"做父母,得從頭學起,得放空自己"。

互動之門開啟後,安德烈終於願意對母親說出心底的話。一個美麗的夜晚,他與母親在臨海的陽台徹夜長談,接近清晨時,安德烈對他傑出的母親說:"媽,你要清楚接受一個事實,就是你有一個極其平庸的兒子。"

母子有了聯結

安德烈的坦白,讓龍應台驚訝。但母性的柔軟,也讓她告訴孩子,對她而言,他做一個華爾街的銀行家或替河馬刷牙的動物園管理員都不重要,最重要的是,孩子要從事讓自己感到快樂的工作。這場探索之旅,安德烈說"讓我跟我的母親,有了聯結"。

龍應台坦言,在親子關係中她遇到的困難和無力感太多,不能成為典範,"我只希望這本人生筆記,能讓深陷在兩代困境泥淖中的人,找到新方法,開啟一扇溝通之門。"

愛不等於喜歡

龍應台稱這本書是一部人生筆記。她說,長大後的孩子,每天在不同的生活細節里考驗她的思維;在處理母子關係的時候,她也一再地面對挫折、傷害和不知所措。她說,愛,不等於喜歡,兩代人之間也要尋找方法,開一扇溝通之門。

龍應台33歲寫《野火集》,34歲第一次做母親。在《親愛的安德烈》中記載:安德烈14歲時,龍應台返回台北出任文化局長,4年後她卸職,對於必須重新認識自己的兒子感到焦慮。

譬如2006年暑假,龍應台的兩個兒子一同到上海去實習。她說,租房、安排工作計劃,自己做了各種準備陪同他們,卻遭到長子直接拒絕,為此,她傷心地在上海的馬路上走了一個多小時。

現在香港大學就讀經濟系的安德烈,當天他以網絡視訊方式參與對話。他表達的觀點是,希望自己去認識大陸,雖然瞭解直接拒絕會傷害媽媽,但要讓她瞭解自己的真實態度,還是採取尖銳、衝突的方式。對於母親,他提出,你為什麼不試試看進入我的網絡、我的世界?去聽聽從來沒聽過的音樂?

龍應台通過家書,和兒子進行為期三年多的對話,期望彼此重新認識。這36封家書作為專欄文章曾在台灣雜誌逐月刊登。

書信中,安德烈提出"你怎麼面對自己的'老',人生前面還有什麼"等8個問題,一度讓龍應台擱置半年難以回答。題為《給河馬刷牙》的信里,母親記載了與兒子在一個凌晨時分的談話,解決安德烈對於面對平庸人生怎麼辦的憂慮,兒子印象最深。

回答提問時,安德烈說,自己的價值觀並沒有因為家書往來就發生改變,但是,開始更能理解母親關心自己的方式。

家書助母子溝通,龍應台希望,它們能啟發更多孩子從現在開始瞭解自己的父母,讓兩代人做朋友。

報刊文摘
03 2007-11-09
龍應台說文化

人本是散落的珍珠,隨地亂滾,文化就是那根柔弱又強韌的細線,將珠子串起來成為社會。當公民社會不再依賴皇權或神權來鞏固它的底座,文化、歷史是公民社會最重要的黏合劑

———台灣作家龍應台